進攻 (四)(3 / 3)

“軍爺,你怎知道石橋不會塌呢,要知道人在世間一舉一動,菩薩都看得清清楚楚。冥冥中老要懲罰你,饒你是躲到涯海角,也逃不過雷霆一擊!”外來的和尚顯然不知道李恒麾下士兵的凶惡,笑嘻嘻地應道。

那什長見用話嚇唬不住和尚,登時火向上壯。看看李恒的馬隊已經上了橋,距離自己遠了,提高嗓門大罵道:“你這個賊禿,爺們好心提點你,你倒踩鼻子上臉!你在哪裏出家,拿出你的度碟來,這紫銅缽盂是做甚用的,拿來軍爺驗看!”

“貧僧無果,不積善行,不求正果!”和尚一臉慈悲地答道,手向前托,把個缽盂掄得如大錘般,徑直砸在什長的麵門上。

“碰!”什長被砸得**崩裂,直挺挺倒了下去。惡和尚無果抹了把臉上的血跡,伸手抓過什長落下的長槍,手腕一壓,一抖,把衝過來的幾個士兵接二連三挑飛。

“有刺客!”士兵們扯著嗓子喊道。

周圍百姓亂做一團,東跑西竄,任士兵們如何阻攔,都阻攔不住。有人膽子大,躲在柳樹後偷偷四望,看見石橋另一側,二十幾個被擋在路邊的商販抽出刀,殺向了李恒的衛隊。

受到突然襲擊,訓練有素的騎兵們圍成了一個圈子,將平宋副都元帥李恒牢牢地護在石橋中央。負責清理街道的新附軍士卒快聚攏成隊,在低級軍官的驅策下,奮不顧身地擋在石橋兩側,任刺客們個個武功高強,卻無法靠近石橋。

“放箭,放箭!”李恒高舉著馬刀,聲嘶力竭地喊。打了幾十年的仗,他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石橋兩側的刺客人數不多,但進退之間組織嚴密,顯然不是一般的江湖匹夫,而是經曆過戰陣之人所為。

能驅使如此多江湖人為他效力的賊子隻有一個,那就是文祥。李恒想到這個可能,血就衝上了腦門。紅著眼,他從懷中掏出一把重金購來的手弩,扣動扳機,將上麵的弩箭一支支射了出去。

弩箭破空,飛出八十餘步,力盡,被帶隊的刺客頭,無果和尚用長槍一一挑落。

李恒楞了楞,將手弩狠狠地擲入了河中。伸手,抽刀,試圖衝下石橋,卻被周圍的護衛死死擋住。

“大帥休急,援兵馬上就到!”親信將領李獾拉著李恒的馬韁繩勸道。倉猝遇襲,死守待援是最好的辦法。石橋兩側是水麵,刺客不可能從河麵上殺過來。隻要守住橋的兩端,就能保護好李恒安全。此地距離軍營不遠,時間又是傍晚,縱使有更多的刺客在其他地方埋伏,大軍聞訊趕來後,也能將他們踏成肉醬。

“殺,殺,一個不留。周圍的所有漢人,都是刺客,一個別放跑了!”冷靜下來的李恒毫不猶豫地吩咐。

不用他的吩咐,周圍的士兵也不會給百姓留情麵。橋上空間,拉不開弓。橋兩側的士兵卻很快在李猙的組織下,用弓箭對閑雜人等進行了清理。幾輪齊射過後,刺客、商販還有被阻擋在附近,沒來得及逃離的百姓倒了一地。

無果組織著刺客們緩緩後退,慢慢退出了弓箭手的射程。幾個騎兵縱馬追來,無果橫槍,挑開對方勢在必得的一記斜劈,槍花一抖,刺入了騎兵的梗嗓。

李恒欣賞地點點頭,對無果和尚的武功好生惋惜。遠處已經傳來了急促的馬蹄聲,這個武技甚好的和尚,縱使再善戰,也難逃離生了。

突然,他感覺到一絲危險。從開始到現在,好像那個和尚一直在石橋外圍與自己的部下周旋,如此好的武功,卻從來沒有試圖搶上石橋過。

莫非他的目的僅僅是把自己困在石橋中?“河南河北路斷,狀元現!”一句繞嘴的童謠刹那間閃過李恒的腦海。緊接著,他感覺到了腳下石橋飛了起來,托著自己高高地飛向雲端。

“轟!”一聲爆炸在東濠上響起,曆經百年風雨的石橋,隨著爆炸聲消失在濃煙中。

酒徒注:有客戶不得不應承,剛回到家,晚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