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措施收不到任何效果,北元派出的遊騎兵巡視得很努力。奈何破虜軍控製的地區越來越大,出擊的次數也越來越頻繁。
福建群山中,隊的元軍與同樣數量的破虜軍相遇,結果基本上都是刹羽而歸。無論在地形熟練程度、裝備精良程度和人心向背上,元軍都沒有優勢。
經曆了元軍在三溪、華安、龍源等地的屠殺政策後,福建百姓徹底明白了,為什麼北元代宋,不是僅僅的改朝換代。這些元人,根本沒把大宋百姓當作同類看待。同樣,大宋百姓也不會將他們再當作同類。
在百姓的幫助下,往往元軍剛離開營門,消息已經被傳到了附近破虜軍的聯絡點中。各路元軍的兵力部署、補給狀況、士氣、裝備等信息,詳細地擺到了破虜軍參謀們的桌麵上。甚至連李恒的艦隊在受到杜滸的“欺負”後,李恒本人狂而殺人的經過,都毫無遺漏。
北元的軍糧要從江西、荊湖南北兩路調集,千裏迢迢,還要防備林琦和西門彪兩部人馬的偷襲,一路上,損耗往往過半。
而海麵上,卻經常有不打任何旗幟的運糧船,將百姓和世家大族捐贈的糧食運往福建各港口。海盜們對這些近在咫尺的肥肉幾乎視而不見。也有股不開眼的毛賊打劫了幾艘糧船,不到三日,東海上最大一股勢力,方家船隊的老三就帶著船堵了他們的窩,連糧食帶人全部清理一空。據消息靈通者描述,糧食和被找到的贓物都送給了破虜軍。至於那夥不開眼的海盜,流求蘇家按福建大都督府的指點新開了很多礦山,那裏正缺乏犯了罪的苦力。
十二月,經曆了十幾次規模戰鬥,處處吃癟的達春按耐不住。趁冬水淺,強渡九龍溪。
寧化城外,陶老麼帶領第八標與達春激戰一日後,突然後撤。達春得到一個空城,不明所以,不敢強追,帶領軍隊緩緩前進。就在這時,張唐的第一標和吳希奭的炮師突然出現在連城附近。為達春守後路的探馬赤軍千戶李諒帶著五千人試圖固守城池,吳希奭以重炮轟開城門。僅僅半日,守城五千人馬全部被殲滅。
達春後路危機,不得已回兵相救,張唐以逸待勞。依靠福建地形狹窄,蒙古騎兵無法展開的優勢,采用步兵死守險地,火炮遠距離轟擊的辦法迎敵。雙方激戰三日,達春因麾下兵馬死傷過重,退過了槿江。
與此同時,陳吊眼在西線驟然力,半途中阻擊了奉達春之命前來揀便宜的張弘正和呂師夔,雙方仇人見麵,分外眼紅。一場惡戰從早上打到傍晚,夜裏,張弘正采用偷營計,被陳吊眼部參謀曾琴識破。陳吊眼趁機反攻,張弘正支撐不住,敗退,連累得呂師夔部跟著營壘不穩。
二人試圖退守龍岩,陳吊眼卻不肯放棄,率部尾隨而來。龍岩城曾為達春所毀,匆匆修補起來得城牆承受不住陳吊眼的強攻,堅持一日夜後倒塌。先鋒陳雙持雙鐵鐧率眾從豁口處殺入,從城牆根一直殺到呂師夔當作中軍的縣衙門。
張、呂二人匆匆忙忙逃走,連親信將領都沒通知。二人的很多親信在漳州外圍戰中,已經被主帥拋棄過一次。好容易翻山越嶺才回到軍中,時隔不到三個月再度被拋棄,寒了心,幹脆帶頭放棄了抵抗。
陳吊眼入城,不駐,率軍急追。一路上勢如破竹,再克銅鼓寨,永定。一直把張、呂二人“送”回了廣南東路。
至此,達春再無力主動進攻,他卻不肯退,賴在槿江北岸,汀洲、武平兩地,把著汀洲府的一個角兒,等待副都元帥李恒在廣南,由西向東給破虜軍施加壓力。
然而,李恒的表現卻越來越讓他失望。
這個曾經把文祥打得大敗,把文部老巢都端掉了的名將,自從跟張弘範分了兵,就一直沒過上順心日子。
6地上,李恒用兵堪稱一絕,每次攻擊都迅,有力,並且攻擊方向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