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播下龍種,收獲跳蚤。”用以比喻理想、願望與現實之間有巨大落差,然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想,這是一個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在我們開始探討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來簡述“龍”這個意象在本書中的一個泛指隱喻。龍,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種變幻莫測的神物,受到人們的崇拜。經過幾千年的演變,龍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種象征,海內外的中國人都自稱是“龍的傳人”。龍成了民族精神的圖騰,在中國人的眼裏,象征著神靈、權勢、威儀、財富和祥瑞。然而,在這裏,我們無意於探討龍文化對我們的影響,隻是借用龍在中國人心目中的象征地位,喻指一切傑出的成功者—因為成功者即是財富、地位、權勢、魅力、非凡的體現者!記得曾經有人用龍還是蟲來比喻一個人的表現、性格、能力,以及成就的大小。

這個是龍還是蟲的比喻道出了一個不爭的事實:即“龍”與“蟲”(也可指跳蚤)這兩者之間確實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也就是說,成功者和他的對立麵——失敗者或是平庸者相比,有著明顯的優勢。經過探討我們發現,其實兩者之間最大的差別,不在於出身、先天的素養、教育程度的高低,而在於他們對一個關鍵詞的態度,這個關鍵詞就叫“潛能”。任何成功者成功的根本原因都是充分而有效地開發和利用了自身無窮無盡的潛在能量。隻要掌握了激發成功潛能的做法,成功之期便不會遙遠。一般來說,潛能是指埋藏於人體未開發和未發揮作用的各種力量,即體力、智力,還包括心理素質等。人生在世界上,每個人都具有巨大的潛能。科學研究成果說明,一位普通人隻要發揮體內50%的潛能,就可以掌握40多種語言,就可以背誦整部百科全書,就可以獲得12個博士學位。

然而,大多數人平常隻開發利用10%或者更少的潛能資源。這正是造成大多數人平庸乃至失敗的主要原因。可以說,人們對自身潛能的漠視,是一生中最大的錯誤。不過,我們是否就此自暴自棄,放棄對潛能的激發呢?答案是否定的。

在美國西部,有個天然的大洞穴,它的美麗和壯觀出乎人們的想像。但是這個大洞穴沒有被人發現,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因此它的美麗等於沒有。有一天,一個牧童偶爾來到洞穴的進口處,從此新墨西哥州的綠色洞穴成了世界聞名的勝地。我們身上有許多未發現的“綠色洞穴”,這應該激起我們去探索和開發的欲望。這就像美國詩人惠特曼詩中所說:我,我要比我想像的更大、更美/在我的,在我的體內/我竟不知道包含這麼多美麗/這麼多動人之處……

當我們告別20世紀,回望人類艱難求索的曆程時,會發現最值得驕傲的不是“登月”,也不是開發了網絡,而是人類激發了自身蘊藏著的無窮的潛力。不是麼?人是萬物的靈長,是宇宙的精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光揚生命的本能。為“生命本能”效力的就是人內心中的創造機能,它能創造人間的奇跡,也能創造一個成功的你!

成功學大師奧裏森?馬登曾說:“每個人都有一種偉大的內在力量,如果你能發現並利用它,你就會明白,你完全能夠實現自已的夢想和憧憬。”他說,這種神聖的、永恒的、不朽的潛能,猶如一個無言的使者,時時盡力鞭策著我們,保護著我們,激勵著我們,然而要真正激發它,必須經過困境的砥礪、有意識地導引。麵對這一重大的生命課題,我們每個人都應竭盡全力,用心去激發這來自上蒼最豐厚的惠賜——讓你成為龍的潛能。

朋友,去吧!用盡一生去激發那潛能之流吧——因為,這是生命對你最鄭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