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是上蒼的禮物
上蒼賜予梅花沁人心脾的芬芳,同時也給了它必須經受寒冷的逆境。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逆境是芬芳的前奏,逆境是成功的前提。我們要樂觀地看待逆境的出現,不要躲避它的曆練,記住一點:逆境是上蒼的禮物。
當我們出生在人世間的那一瞬,上蒼就賜予了我們很多禮物,包括生命、語言、美貌、健康,當然還有逆境和磨煉。或許你會問磨煉也能稱得上是禮物嗎,裏麵都是一些痛苦和淚水,回答是肯定的。逆境讓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更加真切地體會生命。正是因為這些逆境的存在,你的人生才充滿力量和鬥誌。
在地球上,有這樣一種飛蛾,它的名字叫做帝王蛾。能稱得上是蛾中之王的它們,具有比其他飛蛾更大的體型,它們的翅膀也比普通蛾子的翅膀更加有力。當帝王蛾出生前,它們被裹在嚴實的蛹中,它必須把翅膀從蛹中硬生生地拽出來。這個過程是痛苦的,如果經受不起它的磨煉,就會遭到優勝劣汰的結果:有的蛾子因為受不了疼痛而停止掙紮,最終將會困死在蛹中;有的蛾子則在不停地往外拽自己的身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磨著自己柔軟的身體,雖然很痛苦,可是卻為它鍛煉出了強健的翅膀。經曆過這樣的逆境之後,他們就具備了上蒼賜予的神奇力量,成為蛾中最優秀的品種。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有一段非常著名的描寫:“古者富貴而名磨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詩》三百篇,大抵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從這段詩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凡成就事業者,都是從逆境走來的人。他們接受了上蒼安排的逆境,勇於和它抗衡,才能得到後期的發展。
庸人製造逆境,賢才扭轉逆境。逆境有時候便是上蒼幫助你擺脫庸者的身份而悉心給你安排的。有的人不但不給予感激和接受,反而謾罵命運無情、社會不公,真是十足的愚人。法國畫家庫爾貝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逆境中度過的。然而,他的巨作《浪》卻至今依然打動觀閱者的心魂。
逆境出人才。在外留學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曆,他們放棄了國內安逸的生活,獨自一人麵對國外的種種困難,在那樣的逆境中得到了快速的成長。在外留學時,幾乎每一個人都有過辛苦打工的經曆。他們白天上課,晚上去幹活,還要忍受一些本地人的歧視和欺辱。在碼頭上扛大包的人群中,在餐館中忙忙碌碌的人群中,在工地上扛水泥的人群中,都時常有他們的身影。有一位朋友回憶國外的那段生活時,說道,曆練,國外的每一天都如地獄般曆練。那時候,由於語言不通,給生活帶來巨大不便。上課也總是聽不明白,需要課下花費10倍的精力重新溫習。由於膚色不同,總會遭到謾罵和指點。一天趕3份小工,為了微薄的收入,早上很早就得起來去送報紙。恍惚記得那時候,每天隻能睡3個小時。當然,走過了最黑暗的路,現在便是收獲的季節。
逆境才是磨煉意誌的環境。不管在溫室中如何健康成長,依然是缺乏一些生命的元素。逆境讓人的生命更加完整。人的潛力是無限大的,很多時候我們在順境中是不能把它們發揮出來的。這時候逆境就派上了用場,它可以刺激我們的鬥誌,激發我們的潛力。看中國的曆史,多少名留青史的人都是“從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走來的,正是這些經曆才有了“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結果。
境界談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成功不會來得那麼容易,它的前奏就是那些令很多人退縮的苦難。真正地理解這些苦難的意義,才能敢於直麵慘淡的逆境。逆境是上天賜予你的禮物,雖然外表可憎,但是金玉其內,不要拒絕,勇敢地接受它吧!
逆境中,才能認清自己
人總是有劣根性的,就像許三多曾經說過自己的:當自己幸福的時候,從來不會去想別人的不幸。這句話轉換一下更能說明人的劣根性,當人在順風順水的時候,很少能看清自己。很多時候自己都不能看清楚自己,不知道自己最想要什麼,不知道自己最應該珍惜的是什麼。但是當處在逆境中時,人會沉靜下來,會思考自己做過的事情,自己犯過的錯誤。應該說,逆境是人的一生當中最好的一位老師,它能讓你徹底看清自己。
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觸,要是身體無恙,肯定不會惦記著自己的健康,肯定意識不到運動對健康是多麼重要,但是有一天你病了,你才會意識到健康對自己是多麼重要;隻有那些失明了的人才更加珍惜光明,那些成年後失明、失聰的人就更是如此。然而,那些耳聰目明的人卻從來不好好地利用他們的這些天賦。他們視而不見、充耳不聞,無任何鑒賞之心。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一旦失去了的東西,人們才會留戀它,人一旦處於逆境之中,才能看清自己。
曾為宏達國際總經理、退休後從事公益事業的卓火土先生,本來生長在一個富裕之家,在他14歲的那一年,正當他快樂成長之時,爸爸在家門口給車撞了,雖然他與家人立刻送父親趕到醫院急診,但父親還是在他眼前走了。家中的頂梁柱倒下了,家從此走向了苦難。這樣的遺憾對一個少年而言是十分慘痛的,卻也使得他在後來的人生中立誌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後來他在一個有名的國際大公司裏擔任了總經理。當他談起這次經曆時說,這是他人生重大轉折點!也讓他知道,以後家人的生存重擔全落在自己肩上了,他必須爭氣才能使家人從苦難中重獲新生。也是家庭的那次變故讓他認清了自己身上的擔子,讓他更加認真地去走自己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