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裏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於是,他去找了一隻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隻螢火蟲放在裏麵,再紮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麼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同朝代的孫康也是如此,由於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隻能早早睡覺。但是他覺得睡覺浪費了很多時間。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裏透進一絲光亮。原來是大雪映出來的光,正好可以利用它來看書。於是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天氣很冷,孫康的手和腳都凍冰了,可是他依然堅持讀書。這種吃苦的精神最終讓他的學識突飛猛進,大大超越了那些富家子弟,成為飽學之士。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王羲之是1600年前我國晉朝的一位大書法家,被人們譽為“書聖”。在浙江省紹興市戒珠寺內有個墨池,傳說就是當年王羲之洗筆的地方。王羲之7歲開始便練習書法,17歲時他便閱讀父親秘藏的前代書法論著,看熟了就練著寫,據說他每天坐在池子邊練字,送走黃昏,迎來黎明,不知道寫完了多少墨,不知道寫壞了多少筆頭。他每天練完字就在池水裏洗筆,天長日久竟將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

境界談

無論是懸梁刺股還是雪地取光,這些故事都成為激勵我們後人不怕吃苦的典例。要以吃苦為樂,苦是甜的前味,隻有敢於吃盡天下苦,方能收獲天下之甜。換一種角度來理解生命之苦,或許你的人生便會豁然開朗。

人生就是一條波浪線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人生就是一條波浪線,有眾多的曲折起伏,高峰低穀相互穿插才譜寫出生命之歌。處於高峰時,麵對輝煌,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是幸福的,沒什麼區別;然而當人生的低穀出現時,智者和愚者就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做法:智者即使跌到最低,依然心懷希望,不離不棄,做好準備,厚積薄發;愚者則悲觀抱怨,一蹶不振,隻會哭泣,絲毫不為改變現狀而積極努力。

跌到最低怕什麼,隻要明天還在,希望就還在,在哪跌倒了就在哪爬起來。

蔡耀星,16歲那年因為工作時誤觸高壓電,而成為高殘者。一個晴天霹靂般的傷勢讓他的人生跌入了穀底,對於一個健全的人而言,有什麼比失去雙臂更悲慘的呢?

隨著親人的離去,蔡耀星必須學會獨自麵對生活,他沒有對生活失去希望。因為沒有手,他便學小狗那般用嘴直接吃飯;因為沒有手,他不得不用腳趾、嘴巴、樹枝才能慢慢地穿上衣服;對於他而言,兩隻腳便代替了失去的兩隻手。後來,他又學會了用腳和其他工具的配合完成洗臉、刷牙、洗頭、寫字、看書、梳頭、上廁所等生活瑣事。別人眼中的奇跡是他用十幾年的時間慢慢練成的,每一天都混合著他辛苦的汗水,別人一個簡單的動作,他甚至需要半天才可以完成。後來,在全國“炬光獎”頒獎典禮上,蔡耀星光榮地接受了屬於他的人生獎杯。作為一個殘疾人或許他的身體是不完整的,可是他的人生卻比我們大部分健全的人要完整得多。

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即使當我們跌入人生穀底的時候,我們依然有權利、有希望去積攢我們的能量,等待爆發的那一天。

喜歡看偵探小說的朋友或許都聽過《菲洛·萬斯探案集》這本著名的小說,然而對於他的作者,美國推理小說之父--範達因的人生經曆,你或許就很陌生了。這個成功的小說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般來自於顯赫的家庭,相反,他出生在美國的一個普通家庭。由於家庭條件的限製,他沒有什麼出國深造的經曆,大學畢業以後,他便走入社會謀職養家。最初,他在一家雜誌社上班,也會常常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年輕的他雄心勃勃,非常敬仰海明威那樣的文學作家,並以之為人生的理想。然而,少年不得誌,幾年過去了,雖然他發表了不少文章,但仍然是無名的,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甚至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覺得自己或許並不適合寫作。

後來,他和雜誌社老板出現了分歧,老板一怒之下,把他開除了。他又開始四處求職,很不順利,工作一直沒有著落,他的生活一團糟。一天,他忽然暈倒,不得不去醫院檢查。醫生告訴他,他得了一種怪病,而且這種病在短期內沒法痊愈,需要長期住院觀察,同時還叮囑他,住院期間,應該休息,不能用腦過度,做長時間的閱讀是不利於恢複的。這個消息如同霹靂把他的人生打入穀底,他甚至有些絕望了。日子慢慢過去,然而他的病情卻不見好轉,他想,他不能如此等著死掉,他要做點事情,為他的人生留下點什麼。於是他想起來醫生的話:不能用腦過度,做長時間的閱讀是不利於恢複的,那麼他短時間看看書總可以吧。於是他找來很多包括愛情、推理、生活等方麵小說,書籍給了他心靈的安慰,也開導了他的身心。由於精神上得到了慰藉,他的病情也隨著好轉。當兩年以後,他完全康複離開醫院的時候,他竟然已經閱讀了2000冊小說。這些書籍同時給了他巨大的創作靈感,於是他開始著手寫推理小說。收獲是驚人的,他住院的短短兩年,同時也是他無意中潛心準備的兩年。這一次,他成功了,《菲洛·萬斯探案集》成為世界推理小說史上的經典巨著,全球銷售量達到了8000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