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事情時有發生,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又有能力來幫助他們時,不如攬下這些“分外”的事情,也許短時間內,你會覺得占用了自己的私人時間,自己成了吃虧的一方,其實從長遠看來,這些事情正是你贏得好人緣的法寶。《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是一個令無數人敬佩的人物,他不僅智慧過人、重情重義,而且頗有“成人之美”的美德。
劉備死時,將自己的兒子阿鬥托付給諸葛亮。對他說:“你看阿鬥是當皇帝的料子,就輔佐他;若不是,你就自己當皇帝吧!”諸葛亮聽了,立刻跪在劉備麵前,說道:“我一定會盡心盡力地輔佐劉禪,絕沒有自己當皇帝的想法。”之後,諸葛亮放棄了本可以頤養天年的生活,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地幫助劉禪,最後命喪五丈泉。
雖然諸葛亮沒有完成“成人之美”,但是卻留下了千古美名。在如今職場中,“成人之美”的事情也不占少數,比如,替同事加班,讓他(她)有時間去為心愛的人慶祝生日;工作中,盡力幫助同事;主動替領導分擔公司中的事務等。這樣的付出是高回報的投資,有一天當你被一些來自於家庭、朋友的事情所困擾時,相信那些接受過你幫助的人,一定會對你伸出援助之手的。
當然,如果你幫助了別人以後,就認為自己應該得到別人相應的回報,這樣的“成人之美”恐怕有點功利。幫助別人,首先不是為了取得回報,因為善於幫助他人是一種美德,並不是拿來炫耀自己的資本。做了好事不留名,才能讓人更加敬佩你。不要以為自己做了一點好事,就理應接受他人的讚賞。這樣的心理常常會讓你的“好心”變成“驢肝肺”,讓你的人緣大打折扣。
郭豐在辦公室素有“辦公室潤滑劑”之稱,原因就在於他總是能讓同事之間的矛盾輕而易舉地被化解。
一天,另外一個部門的同事找到郭豐,希望他能出麵幫忙調節一下自己和另外一個同事的關係,之前他已經找過很多人幫忙,包括自己的上司,可是那位同事性格倔強,就是不願意就此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郭豐經不住這位同事的一再請求,隻好答應。經過郭豐的一番勸說,那個脾氣倔拗的同事終於釋懷。完成任務的郭豐又找到求助於他的那位同事,請求那位同事不要對外宣稱是自己的功勞,因為之前有太多人進行過勸說,這裏不乏職位比他高的,如果把功勞攬在自己身上,恐怕會引起他人的不滿。郭豐希望同事能把這個功勞算在職位最高的那人身上。
這位同事聽從了郭豐的建議,把這份功勞記在了自己的上司頭上。他的上司知道後,明知道不是自己所為,但卻很受用。也知道是郭豐把“高帽子”戴在了自己的頭上,對郭豐印象深刻,經常在公司的各個高層麵前表揚郭豐。
每個人都是愛麵子的,你把麵子留給別人,就等於送了一份禮物給他(她)。郭豐的高明之處就在於此,這就是操作人情賬戶的精益所在。
成人之美,一定要讓人覺得“美”。首先,不要讓你的幫助成為別人的一種負擔;其次,幫助要自然而然,不要刻意地去強求,那未免有“表演”的嫌疑;最後,不要顯露出不情不願的樣子,幫助他人是一種利人利己的行為。能夠做到這樣,你的成人之美,也許會成為“成己之美”。
職場中,事事處處都應遵照“與人方便,與己方便”的原則行事,心存這般古道熱腸,辦事定會左右逢源,不僅能夠贏得四方友誼,還會為自己升職加薪增加籌碼。
獨具慧眼,看得懂領導意圖
隻要大家仔細觀察自己的周圍就會發現,凡是那些最能得到領導賞識重用的人,都有一個突出的特點——他們總是能準確把握領導的意圖。
在工作中不要事事都等著老板吩咐才去做,或者在做的過程中難以明白老板和上司的意圖,這樣即使你費半天時間完成了,也難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在職場中,能看得懂上司和老板的“眼色”是職場中一項很重要的技能。
不過,很多職場中人卻忽略了這點。在工作的過程中,他們僅僅是很機械地去執行命令,沒有想過老板或是上司讓他們做這件事情的意圖是什麼,目的是什麼,雖然努力工作了,但是卻沒有獲得老板與上司的認同。
總經理讓龔霄做一份總結報告,並叮囑說:“越詳細越好。”聽了經理的話,龔霄用了三天的時間,勤勤懇懇地把近期的工作都詳詳細細地寫了出來。經理看過這洋洋灑灑幾萬字的工作報告,無奈地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