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乾隆帝勤於國政(2 / 2)

乾隆帝為了能多了解一些民間實情,常常微服出行。一天,到西清古鑒館看看,這西清古鑒館乃是乾隆帝命梁詩正辦的,專為朝廷繕寫文件的地方。到室內一看,隻有一個人伏案抄寫,其字工整雋秀。抄寫者抬頭一看,進來一人,儀表不凡,相貌堂堂,真是大家風度。但不是本館人又不認識,馬上站起來說:“相公請坐!”來人問:“怎麼隻有你一人在抄寫啊?”抄寫者說:“相公,今日是八月十三日,館中都去參加鄉試,故剩我一人。”來人問:“為何你不去呢?”抄寫者說:“館內不可無人,一旦朝廷有什麼文件要抄寫時,館中無人,豈不誤了大事嗎!所以我沒去!”來者問其姓名,藉貫等。原來抄寫者是常州楊瑞蓮,是梁詩正的親戚,寫得一手好字,篆字隸書都寫得非常好,但在家鄉不得誌,為此,到京投奔親戚梁詩正。梁詩正把他安排在此館做繕寫官。二人正談得有興趣時,伴駕人尋到此處,跪下請皇上回宮。楊瑞蓮聽說是皇上,馬上跪下磕頭請罪。乾隆帝含笑而去。

第二天早朝,乾隆帝問梁詩正:“梁愛卿你親戚楊瑞蓮老實忠厚,字又寫得好,沒去參加鄉試,朕賞一個舉人給他!”梁詩正一聽馬上跪下磕頭謝恩。楊瑞蓮抄寫文件有成績,後來乾隆帝就派他去湘潭當了縣官。做了縣官的楊瑞蓮仍是老老實實,忠誠可靠地辦事。為此,很不得上司青睞。所以遭到上司的參奏,乾隆帝看到奏折後,很生氣地說:“楊瑞蓮是一個誠實人,朕是清楚的!”說完,將奏折扔在地上,這位上司討個沒趣,沒丟掉官,就算他萬幸了。

乾隆十二年,駐金川的莎羅奔叛清,乾隆帝調張廣泗為川陝總督,進剿金川叛逆。張廣泗原是鄂文瑞部將,作戰勇猛,屢有戰功。張廣泗奉命後,調兵3萬分兩路進擊,一路勢如破竹,副將馬良柱更為驍勇善戰,乘勝直攻匪巢克遜,賊兵屢次請降,均遭張廣泗的拒絕,務必全部殲滅。但張廣泗忌妒馬良柱的戰功,竟將其調回,改派別將,使賊眾有可乘之機,一舉反攻,使得勝之師成為敗將之軍。張廣泗對此又密而不報,繼續向朝廷要兵、要餉。乾隆帝對此有所懷疑,一麵宣詔啟用嶽鍾琪,一麵派大學士訥親為經略前往支援。訥親原本勤於國事,處事用心,思路敏捷。往往有些事常與皇帝想到一起。為此,很受乾隆信任。然而一旦得寵,人就變了,自以為是皇親,有才學,驕橫起來。這次身為監軍,本應為皇帝分憂,與將士同心合力,將賊兵剿滅,然而訥親自恃才高,蔑視張廣泗。張廣泗也瞧不起這樣一個無軍事才幹的監軍,由於二人不和,且又中了莎羅奔弟弟的詐降計,使兩軍相持半年毫無進展。

乾隆帝為此事大怒,下旨將二人逮捕下獄。命傅文忠為經略率八旗勁旅,又從黑龍江調來一支大軍歸傅文忠指揮。乾隆親自為其祝酒送行。傅文忠與嶽鍾琪兩軍會合,以精銳之師戮叛賊,屢戰屢勝,迫使莎羅奔攜子投降。金川之戰遂告捷,乾隆帝於京郊黃新莊迎接凱旋大軍。封傅文忠為忠勇公,賜雙眼花翎,複嶽鍾琪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