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六十一年十月康熙患病,這對一位69歲老人來說是非常危險的,這一點康熙帝是十分清楚的,而此時他所麵臨的還是皇位的繼承人問題。經過反複考慮和比較,他認為唯有十四皇子允禎是合適人選。十四子為人很有修養,文韜武略都很好,大有作為。諸皇子爭奪繼承權時,他從不參與。所以康熙帝決定傳位給十四皇子。此時,允禎正任撫遠大將軍駐防西北。康熙帝下密詔:“傳位十四皇子”,讓他火速從西北趕回京師繼承大統。不料此事竟被日夜守護在病榻前的顧命大臣隆科多所知,隆科多看後急急忙忙找四皇子胤禎商量。胤禎見到詔書後,反複琢磨,竟高興得跳了起來,胤禎指著詔中的“十”字,小聲地告訴隆科多。
康熙帝病重時,住在暢春園,隆科多以國舅身份始終侍奉在康熙左右,閑雜人等一律禁止入內,諸皇子也不例外。四皇子胤禎因隆科多的安排卻始終在皇帝跟前。康熙帝雖然病體沉重,但還惦記著不久前曾派四皇子去發放賑災糧的事,想了解一下情況,立即命隆科多宣四皇子。胤禎到禦榻前詳細地奏明了情況,康熙帝聽後,點點頭。沉默一會,康熙帝對四皇子說:“兒呀!冬至即將來臨,朕應到南郊舉行祭天大禮,朕因病不能去。你代父皇去一趟!”四皇子覺得在這關鍵時刻不能離開,便遲疑起來。
康熙帝見狀,心有所疑。自病重後他常見四皇子的影子,而很少見到其他皇子,心裏更是疑惑,但由於病魔纏心也就踏實一些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十四皇子還未到,康熙帝的病越來越重。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病勢更重,稍微清醒點,命隆科多召諸皇子進見。隆科多故意將“諸”字誤聽為“四”,立即高喊:“皇帝宣四皇子進見!”胤禎早已等候多時,聽到喊聲,立即端起早已準備的參湯走了進來。康熙一見,僅四皇子胤禎一人,不由大怒,指了指隆科多,又指了指胤禎,然後隨手抓起枕邊一串佛珠,向胤禎拋去。說來也巧,正好套在胤禎的脖子上。胤禎趕緊跪下,康熙帝越發生氣,但隻說了一個“好”字,便駕崩了。隆科多一見,立即叫其他皇子一起入內,諸皇子一見父皇歸天,不由得號啕大哭。隆科多卻不緊不慢地說:“諸位阿哥,請暫且收淚,聽我宣讀聖上遺詔。”八皇子大聲地問:“父皇有什麼遺詔?”隆科多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康熙帝上次宣十四皇子進京的詔書,大聲念到:“朕決定傳位於四皇子,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
原來胤禎上次看過詔書後,高興的是將“十”字上添一橫,下提一勾,竟變“十”為“於”。盡管諸皇子不服,但無人想到會有篡改遺囑之事。況且胤禎的脖子上又戴著皇帝傳下來的佛珠。到底還是三皇子胤祉老實、忠厚,第一個向四皇子胤禎跪拜:“臣服從皇帝遺詔,請陛下節哀!”其他皇子一見,無可奈何,也隻好隨聲附和。就這樣,四皇子胤禎登上了皇帝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