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天機變塵世妖戈亂(1 / 2)

南宮一百四十八年,天相驟變,民間盛傳“妖噬群宿,逆行天道,災循天旨。”百姓與妖類本千百年來互不相犯,如今眾人皆惶恐不安,恨不得除盡天下妖異,一時間人類妖族爭鬥四起,民不聊生。

玉京教本是皇家修仙之所,如今也不得不擔上捉妖一職,隻是皇家修仙耽誤不得,幸好有廖掌門的師兄譚悟辛擔任捉妖一職,給廖掌門省下不少麻煩。

這日太陽毒得很,晃得人有些睜不開眼。

譚悟辛卻把眼睛睜得大大的,他臉龐黝黑,壯碩如鐵塔一般,胡子正惱人的沾成一團,雖然看起來與平時並無二樣,但是對於特別珍惜胡子的譚悟辛來說簡直要了老命。他搜尋一隻鯉魚精已經整整二十三日有餘,這次實在不能再把“犯人”從他眼皮底下溜走,白白浪費他這二十三日的心血。

畢竟世間萬物可化萬種精靈,有好多事等著譚悟辛做,他一時一刻也不想白白浪費。

後邊跟著的年輕白衣道士卻不想把眼睛睜得那麼大,烈日炎炎,他情願眯著眼睛,跟在師傅後麵。

何況他即使眯著眼睛走在路上,路邊的小姑娘還是會忍不住對他多看上兩眼。

若是一個麵如白玉,眉目倜儻,眯著眼睛都特別好看的男子,豈非每個小姑娘都想多看上兩眼?

可是這個年輕道士卻並不在意女子脈脈的目光,隻顧眯著眼走自己的路,漂亮女子他實在見過太多,實在懶得抬頭看上一眼。

世上能見許多漂亮女子的隻有兩個地方,不是青樓就是皇宮。

青樓這道士實在沒去過,皇宮嘛,他倒是經常出入。

隻因他就是北郡王的五公子,當今皇帝的親孫兒南宮朱玄。

南宮朱玄的父親北郡王,自從有了“妖噬群宿,逆行天道,災循天旨”的流言之後,就再也沒睡過一個安穩覺,眼看流言有越傳越厲之勢,王爺的覺卻不能老是睡不好。老王爺的五公子南宮朱玄心疼爹爹,找爹爹商量去玉京山學習修道捉妖。這辦法一則顯示南宮家愛民如子,為民捉妖,二則反正自己也是個閑雲野鶴之流,此行自是無所謂,能給老爺子寬寬心也是好的。

北郡王起初還非常擔心,人類眼中畢竟妖魔橫厲,恐兒子有個三長兩短。不過王爺兒子挺身犯險、修道捉妖在北郡府傳成了一段佳話,一時修道之風四起,百姓對北郡王爭相稱頌。

北郡王漸漸寬了心,想到自己的七個兒子中,隻有老五最明白自己。想想不難,老爺子活了一把年紀,什麼都不缺,隻有一世英名撒不了手,如今正和了王爺的意,也是美事一樁。

南宮朱玄此時卻不覺得這是什麼美事,

簡直是大大的苦差。

原來修道講究天人合一,運用體內真氣提升真元,再合以周圍的“氣”,發出強大的功力,進而以氣淨元,修煉升仙。

不過南宮朱玄練氣根本沒有長進,他也並不覺得不妥,過慣了王爺府的日子,每天比起練氣,朱玄更喜歡做一個閑人。修煉成仙更非他所願,能夠做王爺府的公子哥,比做神仙大概還自在些。

他甚至不似他的師傅譚悟辛那麼既妖如仇。這位少爺清楚的很:百姓無非想的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罷了,可萬物生靈皆是平等,怎麼修煉成個妖精就是“逆行了什麼天道?真是不知所雲。

所以南宮朱玄到了玉京教三載,一直沒有成功練氣提升真元,連一重真元也沒有。

要知道,玉京教一般的弟子,修煉三個月,真元就能達到一重,短短一年時間,就能夠有五重真元,會些簡單的道法。

隻有朱玄每天倚在玉京殿的門口,聽聽往來鶴鳴,看看師姐們練劍,廖掌門礙著這位公子的地位不敢管教,加上他的師父一心隻顧修道捉妖,哪裏騰出空閑過問這個強塞給自己的徒弟?

一個夏天的晌午,也許是實在悶熱的發慌,譚師傅不知怎的想起還有個皇家的小徒弟,便喚人叫南宮朱玄。朱玄正望著天空發呆,不知師父突然叫自己所為何事,他一向曉得師父脾氣爆烈,不敢造次,乖乖跟著來人到西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