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香梅在美中兩國聞名遐邇,不僅因為她與美國“飛虎隊”將軍陳納德的傳奇愛情故事,更因為她過去28年穿梭大洋兩端、海峽兩岸,為促進美中友好,推動兩岸交流,做了許多官方不方便做的工作。很多人采訪過、寫過陳香梅,而我對陳香梅的采訪到底還能挖掘出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來呢?請看下麵我與陳香梅的對話錄。
采訪陳香梅,不能不談的話題就是她與陳納德將軍的愛情故事。1944年,19歲的陳香梅在采訪美國飛虎隊時結識了陳納德,抗戰勝利後他們在上海重逢,從相知、相愛到相依,終於在1947年舉行婚禮。時年,陳納德54歲,陳香梅23歲。這段故事雖然人們寫了無數遍,但我還是要與陳香梅親自聊聊。
陳香梅告訴我,她是1944年參加飛虎隊的記者會時認識陳納德將軍的,當時非常感激這些美國人到中國幫助抗戰。陳納德將軍這個人非常有正義感,可以講是不太平凡,他一生好像都是在為正義而戰。他的一生雖然隻活了63年,對於不平等的事情常常勇敢地伸出援手。可以說他的後半生都獻給了中國,1945年抗戰勝利以後,他又在中國成立了航空公司。陳納德並不是為了哪一個黨,因為中國政府當時是蔣介石領導,他就幫助蔣介石。
陳納德對中國老百姓艱苦奮鬥的精神是非常佩服的。當時中國這麼窮,這麼落後,抗戰以前,軍閥你爭我奪,國土四分五裂。他覺得中國人的命運非常艱難,他也是非常同情的。因此,他交了很多中國朋友,一直到他去世。
我問陳香梅:“在40年代,中國社會仍缺少自由戀愛的環境,您與陳納德將軍相差了三十幾歲,但最終你們能夠步入婚姻的殿堂,這段經曆是如何發生的?”
陳香梅回答說:“我這個人哪,在十幾歲時就當上了流亡學生,有一點堅強奮鬥的精神,在抗戰勝利後中國仍是一個比較封建的社會,但越是封建我越是反抗。陳納德將軍死死地追求我3年,所以我也是非常感動。當然能夠跟他結婚也是要得到我外祖父、外祖母的批準,他們也是非常開明的。這段婚姻雖然隻維持了10年,我到今天還是常常懷念他。
我曾經寫過一本書,叫《一千個春天》。這本書就是記錄我們的十年之愛,主要也是談在上海的那段經曆。我在上海的生活也是蠻有趣的,我們是在1947年底結婚的。當時他在上海開了一家航空公司,他一直在追求我。我住在我外祖父家裏,我外祖父打橋牌,陳納德將軍也喜歡打橋牌並且是高手,他為了要得到我外祖父、外祖母的允許,每一次去跟我外祖父打橋牌,他就成心輸給他,也可說是橋牌攻勢。”
談到對自己一生影響最大的人,陳香梅說:“我的外祖父是廖仲愷的弟弟,他是一名外交家,也是教育家。我小的時候在他的書房中跟著他看書,所以受到他很大的影響。陳納德將軍比我大30歲,他不僅是我的丈夫,也可以講是我的老師,我在美國的成長受到他很大的影響。我的母親在歐洲學過教育,她是一個十分開明的女性。這三個人對我的一生影響都非常大。”
走過人生80多年的路,回首往事,陳香梅最大的感受是友情。陳香梅說:“我這一生雖然經曆過許多困難,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到美國華盛頓來打天下,可是因為有陳納德將軍當年鼓勵我奮鬥,到了美國陳納德將軍的朋友又給了我很大的幫助,當然這是很短期的事。朋友幫助我,我也幫朋友。因此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我都有很多朋友,人的成功有時要靠朋友的支持。”
我問陳香梅:“您是一個非常重感情的人,感情對您意味著什麼?”
陳香梅回答說:“一個作家沒有感情是寫不出好東西的,我想作家的感情是比較豐富,我想我也是比較注重感情的。我一共寫了50本中英文書,政治、小說、散文都有,中國很多地方都出版了,台灣、香港都有出版。我在航空界服務30多年,因為常在飛機上來來往往,長途旅行就坐在飛機上寫書。我自己到現在,每一個星期都要看一本新書,我覺得人生要不斷地學習,每一天都吸取新的知識非常非常重要,不學習生活就會變得乏味。中英文書我都讀,我也看很多刊物,名人的傳記我非常喜歡看,美國的曆史,美國總統的傳記,以及美國的暢銷書。我差不多每個星期都跑書店,書店離我的住處隻有兩條街,吃過中飯以後就去逛書店,去看有什麼新書。除了看那些比較深刻的書以外,我也看一些偵探的書當消遣。”
當年陳納德將軍率領的飛虎隊在中國幫助抗日曆時8年,回想起往事,陳香梅說:“陳納德將軍沒到中國以前,在美國空軍的聲望是非常高的,因為那個年代美國的空軍也沒有很發達,可是他那時已經是飛行的教官,大家都曉得他的聲譽。並且當時蘇聯也邀請他去訓練他們的空軍,可是他覺得將來蘇聯跟美國也許會不太合作,蘇聯提出給很高的薪水,1931年的時候,他們要給他每個月一千美元的薪水,還有房子、汽車什麼的,都答應給他,可是他都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