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邊淳一1933年生於日本北海道。早年曾是整型外科醫生,後棄醫從文。如所周知,“情愛”或“愛與性”是他小說的主題。這裏不再介紹其作為作家的基本情況,那已是常識。簡單說說《紅城堡》。2001年,《紅城堡》由文藝春秋未來文庫出版。我們知道,渡邊淳一已有很多小說在中國翻譯、出版,頗受追捧。他在中國如此叫座,令日本的媒體驚詫不已!不過,《紅城堡》應是初次在中國大陸翻譯出版。

評說之前,先來捋一下這部小說的基本情節。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是醫生克彥與妻子。妻子月子是資本家殷實人家的小姐,美貌、聰穎、可愛。克彥愛月子,相反月子婚後卻總以莫名其妙的理由拒絕丈夫克彥的性愛要求。克彥苦惱中,留學英國期間的一個朋友誘導說,歐洲有一個調教女人的組織,將女性幽禁在城堡裏進行情愛或性調教。無計可施的克彥接受了朋友的建議,借法國旅行之機施行了一個嚴謹的秘密計劃。旅行中,森林裏突然跳出幾個壯漢,將月子挾持而去。月子的父母獲知後,心驚肉跳地來到法國。克彥卻按照事先預定的計劃編織謊言,成功說服嶽父用巨額贖金搭救月子——實際上卻是月子在“紅城堡”接受性調教的經費。然後便是圍繞月子調教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充滿感官刺激的情景與行為,同時有克彥關乎現場情境的心理和生理反應描寫。陌生人的性調教竟十分奏效,這令克彥驚詫不已。跟沒有愛情的陌生人做愛,月子竟表現出克彥未曾領略的快感或喜悅。

平安夜的前一天晚上,月子獲得了解放。七十五天的幽禁,月子順利地完成了性調教。克彥迫不及待地接回月子,月子卻比以前更加冷淡。這令克彥懊惱不已,那種危險、屈辱的月子調教,到底為了什麼?夫妻二人還是照樣無奈地各居一室。有一天,克彥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月子過來說——“抱抱我”。僅有這一次,克彥自信滿滿地親近了月子。他確信這一次自己像個男人讓月子獲得了滿足。然後出乎意料的是……月子離家出走了。翌日,月子獨自一人去了法國。留下的便箋上隻寫了短短一句話——不要找我。克彥恨不能馬上飛往法國。到達法國的月子卻來信了。信上寫了很多內容,一句話——說出這理由也許太任性,其實從結婚的那一天起,我從沒真正愛過你。還說,本來想著結了婚就那麼回事兒了,現在才知道自己想錯了。月子強調兩人是“水和油的關係”,根本無法調和的——克彥是道理或觀念至上,月子是感覺與感性優先。月子抱怨克彥是個不懂女人的男人,結婚隻是為了在自己高興的時候確保性對象。月子的這句話夠分量。令人驚詫的卻是,月子竟十分珍視法國城堡裏的性調教體驗,她懷著感謝的心情將之稱為珍貴的體驗。月子明確地表示,那次體驗之後她脫胎換骨地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她絕不會再次回到克彥身邊,她要離婚。她向往新的生活,將之稱做“異常又正常的、反道德卻回歸自然的”城堡生活。

渡邊淳一的這部小說是變異的。渡邊淳一原本討厭芥川龍之介那樣的“現實性”。作家選擇怎樣的小說樣式是作家的自由,樣式的選擇緊密關聯於特定作家的出身、經曆乃至個性與喜好。這些都是無可置疑的。那麼對讀者而言也是一樣。無論日本讀者還是中國讀者,閱讀作品後的感受也會大相徑庭。自己長期研究、翻譯日本“私小說”,這種緣自十九世紀末西歐自然主義文學的純文學樣式,是排斥虛構和崇尚絕對寫實的。好壞且不論,渡邊淳一的小說恰恰處於對立的一極,《紅城堡》的現實性取決於觀念性,與法國是否存在這樣的“城堡”無關。渡邊淳一的虛構給讀者帶來了官能性愉悅和某種變異刺激下的思考,他用虛構的故事解讀、解構著自己現實體驗中領悟的觀念或理念!進而言之,這裏的所謂“現實性”取決於人性的本質或人類心理、行為的普遍性,而不是個別性或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