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努力消除不和諧現象構建和諧校園(1)(2 / 2)

2.4醫療原則的原因

醫生的天職是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學校的醫務人員就是為全校的師生員工服務的,但是服務不是無條件無原則的,醫療服務有其自身的原則性和特殊性。拿病假證明來說,其含義是指由醫生開具的由於某種疾病導致你無法正常生活、工作、學習,需要通過不同程度的休息以達到疾病痊愈的一種證明,不難看出,病假證明的前提是疾病。

由於上述種種原因,一張小小的病假證明就使學生與醫生自然而然成了兩個對立麵,成了矛盾的雙方,也成了和諧校園大合唱中不和諧的音符。學生輔導員應該是中間體,即發揮調和劑的作用。如果發生問題時,輔導員們能夠對學生多一些了解,多一分關愛,加以正確引導,而不是踢皮球,這樣醫生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也就不會那麼緊張了,也就不會有那麼多不和諧的現象了。

3.如何消除不和諧現象

3.1要加強教師隊伍(尤其是輔導員隊伍)的管理和培訓

著重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人文素質,著力於政治性、道德性文化建設,加強團隊意誌的和諧共振,打造奉獻團隊,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凝聚、約束和激進等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崇拜和模仿的對象,這直接影響到師生間的和諧發展。要引導教師樹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和文明行為習慣。尤其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輔導員,應進行崗前培訓,如新老輔導員座談交流經驗等,通過培訓使得每位學員能夠及時轉換角色,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提高綜合素質,做一個合格的學生輔導員。

3.2應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師生共同和諧發展

學生是發展體,是學習的主體。學校一切工作必須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發展,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一切著眼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積極為廣大學生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條件,把育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與服務的各個環節中,促進學生全麵發展。學生輔導員應關心愛護學生,融入到學生生活中去,深入到學生宿舍、教室、食堂、晚自習中,掌握學生的紀律、學習、生活等情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應呼籲整個社會,引起高度重視,重視這些“80後”一族的大學生們,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競爭強,就業難,家庭負擔重等。

3.3應加強對醫務人員的管理與教育

校醫院也承擔著服務育人的重任,應加強醫德醫風教育,提高全體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從研究患者的需求入手,真正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提供優質的人性化的醫療服務,盡力改善醫療環境,確保學校教學科研的正常進行。同時牢記自己服務育人的職責,多換位思考,在醫療過程中,遇到學生有不合理的要求或者有衝突時,在不違反醫療原則的前提下,能滿足的就給予滿足,不能滿足時應加以正確的引導,並及時與學生輔導員取得聯係,進行溝通,以期得到圓滿的解決,避免矛盾激化,努力消除不和諧現象,構建和諧校園。

構建大學和諧校園是全麵建設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推進和諧校園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一方麵,構建和諧社會為和諧校園建設提供了持續的動力,一個幸福、公正、和諧的社會,將為和諧校園的建設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麵,實現和諧校園,將直接為和諧社會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支持。讓我們一起為構建浙江工業大學和諧校園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