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民間禁忌(1 / 3)

用碗筷時有哪些禁忌?

民間忌諱吃飯前用筷子敲空碗,俗以為“窮氣”,因為舊時乞丐要飯時才這樣敲的。拿碗的手勢一般是五指自然捧著,忌諱用手托碗底。又忌用手攥著碗邊,這也是“丐幫”之相。不許倒扣碗於桌上,不許把筷子一端搭在盛著飯的碗上,以為不吉利。因為生病的人服湯藥後才將碗扣於桌上,表示不再生病服藥;叫亡人鬼魂吃飯時,才把筷子一端搭在飯碗上。山東一帶又忌把筷子橫擔在碗上,說這是供奉死人的放法。相傳明代以前有把筷子擔在碗上的習俗,後來明太祖斥為惡模樣,因而後來逐漸成為一種禁忌。有些講究人家,酒杯碗筷的放置多有規矩,叫做“杯不出欄,筷不出緣”。若是杯子兩邊,一邊放一隻筷子,便以為不吉利,因為“筷(快)分開了”。另外,每雙筷子應一般齊,不可一長一短,令人想起“三長兩短”等不吉語,故以為不祥。

民間待客時有哪些禁忌?

在中國民間待客時有諸多禁忌:如給客人倒茶水時,壺嘴不要對著人家,因為“壺嘴”諧“虎嘴”音。遞煙、酒、茶都要雙手、忌單手;要主動給客人點煙,點煙時忌用一根火柴連點三支煙。酒以敬客多次為榮,忌自飲不敬客。客人進門的第一頓飯忌吃水餃,因為水餃是送行的食品,俗稱“滾蛋包”,意味著客人不受歡迎。要主動給客人盛飯,盛飯時忌勺子往外翻,一說這是犯人牢食的舀法;一說是為的避免財水外流。宴客席間主人始終陪坐,忌諱提前離席。吃飯未完忌諱將空碗空碟收走,忌諱抹桌掃地,俗以為這是“驅客”之舉。宴客時禁忌子女上桌共餐,尤忌媳婦、女兒,否則,以為待客不誠、不敬。待客一般菜忌單數,喜用雙數,取意“好事成雙”。

以禮饋贈親友時有哪些禁忌?

交往中人們常常互相饋贈禮物,有些禮物含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所以贈物中也存在一些禁忌,如忌以手巾送人,俗語有“送巾,斷根”,“送巾,離根”,且在喪俗中有以送手巾前來吊唁者,以示與死者“斷絕”往來。忌以扇贈人,俗語“送扇,無相見”。且因扇子用過即失。忌以刀剪送人,以免有要傷害對方之嫌。忌以甜粿送人,民間過年時家家必蒸甜粿,隻有喪家守孝才不蒸,如果以此送人,則意味著別人家有喪。給病人送的物品用單數,不用雙數,特別忌用四個,因為“四”與“死”諧音,一般給死人獻祭用四個。在香港給人送禮,特別是給商人老板送禮,切忌送茉莉、梅花。因為茉莉與“沒利”諧音,梅花的梅與“黴”同音;去探望病人,切莫帶去劍蘭,因“劍蘭”與“見難”相諧,這正犯了病家的大忌。一般給病人送水果要送蘋果、桔子、桃、栗,這都含有平安吉利,逃離病魔的寓意,而切忌送梨,因“梨”與“離”同音。忌下午去看望病人,下午屬陰,看過反會加重病情,若能帶些青棗和生梨去,病人也許會感到高興。因為棗諧音“早”,梨諧音“離”,棗、梨合送就意味著在祝願他“早離”病房,早日康複,是討彩話。假如有人送袋蘋果去,容易引起病人的不快。因為在江浙方言中,“蘋”還與“病”諧音,送蘋果正好犯了忌諱。

服藥時有哪些禁忌?

生病服藥本是倒黴的事,病人將康複的希望寄托於服藥上,所以常用禁忌的方法來保持藥效。各地服藥時的禁忌都不相同,浙江西南一帶,藥品不能放灶上,因為這樣會犯了灶神,藥力失效;藥渣忌存放,要立即倒掉,認為藥渣倒得快,病也好得快;藥方單子不許反折,必須正折。湖南一帶認為,熬好的湯藥不能拿過門檻。若將藥拿過門檻,藥被門神嗅過,藥力便無效或相反,可能使病體不愈或病情加重。服了藥之後,奉藥之人,要說:“避避疾,過別方。”這樣祈禱病人可早日痊愈。河南一帶吃完了中藥,忌諱藥渣亂倒,俗有“藥渣倒高不倒底”之說。又有忌諱倒在垃圾堆和廁所內的。如倒放不妥,就會影響病人康複。漢族普遍以為藥渣最好是倒在馬路上。煎過的藥渣倒在門外,讓千人踏、萬人踩,這樣可以驅病出門,托人消災。許多地方在喝藥時忌諱說喝藥,而把“喝藥”改說成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