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壬是一種怎樣的術數?
六壬是用陰陽五行占卜吉凶的一種術數。六壬與遁甲、太乙合稱三式。五行以水為首,十天幹中,壬、癸分別為陽水、陰水。舍陰取陽,六十甲子中壬有六個(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稱為六壬。用刻有幹支的兩個木盤(上名天盤,下名地盤)在同一軸上相疊合,轉動天盤,任其自動停止後,得出所指的幹支及時辰,以占卜吉凶禍福。六壬術起源很早,漢代《吳越春秋》、《越絕書》已有記載,明人郭載騋的《六壬大全》和袁祥的《六壬大全》為後世的主要依據。
求簽是怎麼回事?
求簽是舊時漢族占卜的方式之一,流行於全國各地。簽,為竹製卜具,貯於簽筒,舊時寺廟多備於神案上,供香客占卜凶吉禍福用。每一竹簽上都刻有號數;另備紙片,寫上詩語,編號與竹簽相符,彙集懸在廟壁上或放於櫃中,稱為“簽詩”。求簽時,問卜者先虔誠地向神像或佛像磕頭禱告,訴說欲求何事,爾後從簽筒中任抽一簽,以二杯茭擲地,觀其一俯一仰,以為神諾,即照簽號去取簽詩,憑其語以卜休咎。也有不斷搖動竹筒,取先掉出筒外的竹簽,按編號去取簽詩以決休咎。簽分九等,簽詩文字無標點,可作多種解釋,以適應不同求簽者的心理需要。有的還以中藥方為簽詩,附以編號,供人對簽取藥,盲目服用。俗信求得上簽得福,求得下簽臨禍。
常見扶乩有幾種?
扶乩又稱扶鸞、降卜等,“扶”即“扶架子”,“乩”指“卜以問疑”。常見的扶乩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用桃木或竹子製成“人”字形的架子,架子下端綁一把筆或一根木棍,兩人各用一手扶住架子的一端,在撒有沙子或香灰的平麵上寫字。另一種是把畚箕、飯箕、米篩之類的竹編倒扣過來,上麵覆蓋衣服,下麵綁一根木棒或一把筆,兩人對麵持畚箕在沙盤上寫字,故又稱扶箕。用扶乩占卜時,巫師需沐浴更農,焚香獻祭,口中念念有詞;同時要求扶乩者也須整潔篤誠。由於扶乩者或經過專門訓練,或由於神秘的宗教氣氛驅使,其精神高度集中,手臂下意識地抖動,木架子在沙盤上走動,畫出各種痕跡來。巫師宣稱這些似字非字的痕跡即神靈的乩示,經其辨認後,再作一番詮釋。
夢占是一種怎樣的占卜方式?
夢占是民間以夢境占驗吉凶的風俗活動。古人迷信夢中的事物是現實生活即將發生事物的前兆,甚至將夢當做人神溝通的渠道。夢兆迷信最早始於殷墟卜辭,西周設有圓夢之官。解釋夢兆用類比推理之法,隻要類比得體,推理合乎常理,美夢可以釋成凶兆,噩夢也可說成吉兆。春秋時期,隨著夢占和夢的日益複雜,甚至將日食之兆、星辰運行等因素結合在一起解釋。我國古代有一套夢占理論,即“以日月星辰占六夢之吉凶:一曰正夢,二曰噩夢,三曰思夢,四曰喜夢,五曰寤夢,六曰懼夢”。解釋夢兆所依據的理論基礎,是五行相成相克的理論。
伏仙姑是一種怎樣的巫術?
伏仙姑又叫撲仙姑,主要流行於廣東梅縣地區。八月十五中秋節婦女們拜完月後,聚集在一處,推舉一人當“仙姑”,伏於八仙桌上,周圍的人燒香禮拜,向月神敬酒獻茶,民間認為這樣片刻即有“神落身”,伏者口中念念有詞,做出各種古怪的動作,並假托為某人已故的親屬,和周圍的人對話,且完全符合死者生前情況,令人難以置信。直至旁人用涼水噴之,疾呼其名,方才醒來。
豎筷是一種怎樣的巫術?
豎筷又稱“筷卜”、“箸卜”、“立狀克”。舊時,當有人生病時,常常以為是在野外撞見了鬼或者是有鬼入宅作祟,於是便用豎筷來卜問。在雲南南部,此卜大多由家中年長女子主持進行。先在一碗中盛滿清水放在病人身邊,拿過三根筷子在病人頭上繞三圈,將三根筷子並攏,兩頭在碗中蘸水。之後把筷子垂直豎立在碗水中,邊豎邊口念鬼名,當數到某個鬼名時,三根筷子正好穩穩地立在水中,鬆手而筷子不倒,此時便以為就是該鬼在作祟,於是紮篩盤送鬼,有的地方也要舉行祭祀來驅邪禳災。此外,在有些地方豎筷也是一種叫魂儀式。民間認為小孩子白天受了驚嚇,晚上睡覺哭鬧,是因為孩子的魂魄被驚走了,於是要采取叫魂儀式。儀式要由家中年長婦女主持,先向灶神供香燒紙,磕頭禱告,求灶神保佑,接著把一隻盛滿清水的碗放在鍋台上,再取三根筷子垂直豎立於碗中,然後,一麵口中呼喚小孩的魂魄回來,一麵從碗中抓水從上向下注入筷子間的縫隙,當筷子直立不動時,就以為孩子的魂魄已經叫了回來,於是捧碗在小孩的頭上轉三圈,以為這樣孩子就安然無事了。
數羅漢是怎麼回事?
數羅漢,是舊時人們卜算全年吉凶的一種民俗。每逢夏曆正月初一這天,人們便成群結隊地到寺院進香,並到羅漢堂數羅漢,根據數到羅漢的神態,占卜吉凶和預測自己的運氣。一般來說,寺院供奉的羅漢通常為十八尊或五百尊。十八羅漢,一般設於大雄寶殿內的兩側,五百羅漢則設羅漢堂專門供奉。數羅漢時,必須記住自己是哪隻腳先跨進門。若左腳先進門,則自左往右數羅漢;若右腳先跨進門,則自右往左數羅漢。數的時候要按本人年齡順序,若年方16歲,則數到第16尊羅漢為止,看看是一尊什麼羅漢。若是伏虎羅漢,就預示著你來年身體健康,精力旺盛,有伏虎之勇健;若是長眉羅漢,就預示著你將多子多福,長命百歲。年齡在18歲以上的人,則在數完第一輪後,從頭再數,直至數到年齡數為止。這種習俗如今已演變成人們的一種娛樂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