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虞舜剛一回到洛陽便接到了襄陽發來的軍情急報,於是又隻得立即和宓子、後羿整點起五萬大軍往襄陽進發。
又據探子報稱,此時長沙王的大軍已經攻占了荊門諸鎮,正沿著漢水往北麵的襄陽進攻。虞舜正催軍急行,才走到洛陽,卻忽然又接到周口守軍的急報稱,揚州王陳美言突然出兵阜陽,正往周口進犯。虞舜接到這份急報後,低聲罵道:“陳美言這混帳東西竟然也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
話還未落音,卻又有一個軍士來報,虞舜急忙問他有什麼情況?那人卻呈上一份濮陽送來的急報。急報上稱,虞舜陛下才發兵出了洛陽,衡水王便已經撕毀條約,現在正揮軍十五萬進犯濮陽!虞舜看了,心裏不禁又勃然大怒道:“徐重陽這廝也太忘恩負義了,虧我還派百草去給他療傷治病……如何應對這十五萬大軍卻是個難題!”
於是,虞舜略加思忖,隻得又趕緊寫了兩份急令,分別發予魑和大禹。第一份急令,命山東王魑率山東之軍去抵擋揚州王陳美言的進攻;第二個急令,分別命大禹從鎬京、伯虎從運城發兵,二人合力去抵擋衡水王徐重陽的進犯。
虞舜火速發完這兩份急令,便又繼續督軍南下,望襄陽奔去。
待虞舜揮大軍趕到襄陽之時,長沙王的大軍早已搶先一步將襄陽城團團圍住了。幸得伯奮、季仲、叔豹三位大將率了城中軍民奮力守城,堅持了將近七日,才勉強保得襄陽城未被長沙王大軍攻破。
虞舜大軍一到襄陽城外,隻見那城上城下密密麻麻地到處都是長沙王的軍兵,便急忙下令三軍擺開陣勢,準備與長沙王決一死戰。襄陽城中的守軍見虞舜的援兵已到,也從趁勢從城裏衝殺出來,擺開陣勢。仲堪、叔獻、季貍率城中五萬軍兵與虞舜的五萬軍兵互成犄角之勢,正計劃兩邊一起夾攻長沙王的大軍。
長沙王見北麵有援軍走趕來,略吃一驚,便將圍城的軍兵都收攏到一處。再細一看時,見援軍裏為首的正是虞舜本人。長沙王吃這一驚,先愣了一會兒,隨後心裏卻思索道:“我明明已經事先聯絡好了揚州王陳美言和衡水王徐重陽二人,讓他們速速出兵響應的,他們也答應即刻便各自出兵,為何此時虞舜還能全力來救襄陽?莫不是他二人爽了約。”便又急令手下的探子去打聽河北和揚州的軍情如何。那探子卻稟道:“昨日河北和揚州方麵的哨探回報稱,河北和揚州都是這兩日才出的兵。”長沙王聞言心裏又道:“陳美言和徐重陽果然是兩隻老狐狸,他們故意延遲出兵日期,等我先出兵襄陽,吸引了虞舜的主力,他二人才各自出兵,以圖坐收漁翁之利,真是卑鄙至極!——再說,這襄陽本來就是我的地盤,現在虞舜這廝竟不顧徐重陽和陳美言進犯他的地盤,卻親自領兵來襄陽打援,擺明了不讓我取回自己的城池,天理何在!”因此心裏越想越氣,便打馬出得陣前來欲和虞舜理論一番。
長沙王一邊在心裏痛罵著衡水王和揚州王二人,一邊拍馬走到陣前駐馬站住——他那八十一銅人兄弟便在他的身後緊隨著,氣勢甚是威武。
虞舜見長沙王駐馬立於陣前,也便打馬走到陣前來駐馬察看。虞舜看時,隻見長沙王和他的那八十一銅人兄弟,果然都是相貌凶惡、殺氣騰騰,因此便欲閃回陣中去。
長沙王見虞舜出得陣來,又看了一回又急欲往回走,便急忙高聲叫住他道:“虞舜駙馬殿爺下!”
虞舜見聽見長沙王叫他,便又立住馬道:“長沙王還有何話要說?”
長沙王道:“駙馬爺殿下,我聽說如今衡水王徐重陽和揚州王陳美言正揮軍進犯中原,此二人狼子野心,有瓜分中原之念,殿下為何不去迎戰此二人,卻執意要親征襄陽呢?——這襄陽本來便是我荊楚地方的城池,我如今隻不過是要把它取回,卻未嚐侵犯中原半步,殿下卻為何一意要和我為敵呢?”
虞舜道:“長沙王此言差矣!長沙王你不思匡扶正義,卻為虎作倀——前番趁我國中空虛,便進兵信陽,令我不得已而撤軍回防——你可知那一戰令多少將士殞命,又令多少百姓遭殃?你這一舉可謂不仁不義也!況且,這襄陽乃是江北重鎮,若讓你若盤踞於此,卻是對我中原百姓一個極大的威脅——我豈能容你禍害中原。”
長沙王道:“你這是什麼強盜邏輯,我隻不過是取回原屬於我自己的城池而已——也罷,論嘴巴我說不過你,反正這襄陽本來就是本王的城池,如若你執意要與我為敵,那就別怪我不客氣了!”說著,便伸出右手舉起一把大刀來,直指蒼穹。那八十一銅人見了,便都擺開準備進攻的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