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節(2 / 3)

剛進大門,李光地就大吃一驚,林風今天穿著一套黃綢大褂,下身卻隻著了一條……一條內侉,李光地呆了半晌,真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套行頭,說是短褲麼,但又剛及膝蓋,說是褲子麼,卻又露出兩條光溜溜的小腿。他倒從來沒有想到過有人會這麼穿衣服,而且這位還是皇帝陛下。

“陛下!聖賢有雲,‘君待臣以禮,臣侍君以忠’,臣以為……”李光地臉色一板,立即忠言逆耳。

林風摸了摸嘴唇上的兩撇小胡子,嘻嘻一笑,打斷了李光地的話,“沒啥、沒啥,晉卿又不是別人,”他朝殿外昂了昂下巴,解釋道,“這不天熱麼?!這叫NBA套裝,你知道不?!”

什麼亂七八糟,李光地眉頭微蹙,“雖是天熱,然禮不可廢!”

“行了、行了,我算是怕了你們了!”林風無可奈何,朝侍從擺擺手,侍立一旁的士兵立即送上長褲,當著李光地的麵,林風大大方方毫不在乎的朝下身一套,坐下來道,“晉卿從衙門過來的吧?來、來、來,先坐下,要不要來點‘可樂’解乏?!”

“可樂”是皇帝陛下親自研製,由帝國皇宮禦膳監特製的禦貢,取紅糖、高麗人參、冰片、甘草等多種草料熬成,甘中有澀,苦過後甜,經太醫鑒定,有歇火平氣、滋補養生之功效,平日裏林風很是珍惜,不是親近的臣子,絕對不會拿出分享。

經過林風打岔,本來想好好勸說君主的首相倒有點走神,急忙謝道,“謝陛下隆恩!”

等李光地坐下,林風問道,“你那邊有什麼事情?!”

和清廷製度不同,林漢帝國的內閣首相並非是秘書型的顧問首相,而是責任製的總理型首相,而林漢朝廷的內閣,則是由內閣首輔大學士一人、大學士數人以及四部尚書組成,專責政府行政事務,直接對皇帝負責,而除了非常特殊的大事或突發性事件,平日裏的基本運作不需要經過皇帝,一般大事小事,內閣通過之後即可作出決定,一邊執行,一邊象征性的給林風上個奏折,而林風在很多時候更象是一枚圖章,披幾個指蓋個印就可以了。因此林風平時並不是很忙,而且和順治、康熙比起來也懶惰得多,同時也很少舉行大規模朝會,他的工作重心始終是放在軍隊方麵。

在這種製度下,李光地的權力大得異乎尋常,可以算得上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民間曾有戲言,說天無二日,所以皇帝林風就是那顆太陽,但李光地大人,則就是晚上的月亮,可以當半個家。

當然這種說法肯定是有些誇張,內閣首相權力雖大,但也並非沒有製約,至少都察院的禦史就不怎麼把他放在眼裏,而按照林風創造的這套製度,都察院的預算一半來自戶部遞解,另外一半則是來自於皇帝的“內帑”,並不是很受政府卡壓,所以李光地雖強,卻也不能一手遮天。

如果說有比較的話,現在的林漢帝國政治製度倒很有點類似於昔日西漢當年的“三公”分權製:其中大漢軍總參謀長有點像是“太尉”,主管軍事;內閣首輔大學士則就是“丞相”,主管民政;而巡檢都禦史就等同於“禦史大夫”,專責監督糾彈。

這次李光地來見林風,卻並非單單是民政,聽見林風詢問,他想了想,對林風抱拳道,“啟稟陛下,臣此次來,是為軍糧!”

“軍糧?!”林風一怔,他看了李光地一眼,狐疑的道,“軍糧怎麼了?三天前你不是親口對我說,今年大豐收麼?!”

“是豐收,府庫寬裕了許多!”李光地點點頭道,“陛下是知道的,我朝自從起兵京師以來,財貨一直不甚寬裕,其中,第一年赤字近兩千二百萬兩;第二年陛下開商禁,通海路,大有成效,赤字僅有九百萬兩,;而第三年就堪堪持平,到了今年,臣以為,應該大有盈餘!”

“是啊!”林風奇怪的看著他,其實他雖然平時不太理會那些繁瑣的政務,但作為一國元首,國家的財政狀況自然心中有數,“那軍糧有什麼問題?!”

“回稟陛下,臣今日來,倒也不是朝陛下叫苦!”李光地縮縮手,從袖子裏抽出一本奏折,雙手遞上,“請陛下過目!”

“不急看,”林風隨手接過,“你說、你說!”

“是,”李光地道,“啟稟陛下,陛下可知,我朝錢糧繁茂之地,可在哪裏?!”

“直隸、遼東!”林風想了想,“山東應該是最富!”

“陛下明鑒,”李光地附和點頭,“臣此次來,其實並非軍糧不夠,而是轉運艱難!……”

林風立時省悟,“你是說山西、陝西、甘肅、四川那邊的駐軍?!”

“陛下英明!臣剛才的奏折,就是山西巡撫於成龍、陝甘巡撫張英以及四川巡撫李紱與內閣的合議,據地方藩庫結報,現在我軍駐紮西北、山西、四川共約十三萬餘大軍,加上地方兵丁,或有十五、六萬,而晉、秦、川以及蘭州一帶幹旱少雨,土地貧瘠,兼之戰亂數十年,藩庫實在窘迫,因此,為維持大軍開支,我朝鈞是自直隸、山東或遼東調撥糧草,委實耗費過糜,臣以為,長此以往,恐非國家幸事!”

林風沉吟良久,其實李光地還是說得非常客氣。為了奪取四川和應付準葛爾汗國的威脅,帝國現在在西北一線部署了三個精銳野戰兵團,光作戰部隊就有十幾萬,如果再加上隨軍輔兵、民團和運送糧秣的民夫的話,恐怕不下於二十五萬脫產壯丁,西北邊陲非常貧瘠,地方財政收入不高,這個負擔確實重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