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2 / 3)

等陝西軍報傳閱完畢,照老例,最先開口的仍然是軍械糧秣統計衙門長官汪士榮。照職責來看,他是林漢帝國秘密警察頭目,這種外事活動偵察也是他的本行。

“啟稟主公!”一年多下來,汪士榮憑借策反功勳,成功晉升準將軍銜,正式跨入將軍的行列,如今春風得意,意氣風發。他朝林風微微躬身,轉身環環抱拳,朝一眾同僚望去,“列位大人,如今商議的是,馬鷂子投誠我大漢的事情。”不待眾人插口,他繼續介紹道,“王輔臣者,山西大同人氏也,昔流賊草寇出身,本性李,投王氏部為義子,改姓王,曾先後降於前明、大順,李自成後又降於偽清,順治初年又隨軍大同總兵薑襄反清,後兵敗又降,貶辛者庫為奴,順治親政後,又獲寵信,往吳三桂部監軍,征緬甸,殺明永曆帝,爾後自領大軍鎮平涼,人稱“西路馬鷂子”。三桂反後,康熙屢次親詔慰之,賜金、酒,又給黃馬褂、雙眼花翎,放還在京長子,賜豹尾槍,可謂百般籠絡,然亦反,與吳將王屏藩合兵,殺偽清四川總督、總兵、巡撫、布政司多人,受南州朝封“車騎將軍”,後又封“陝甘總督”,麾下馬軍一萬一千餘人,步軍三萬餘,合老營、輜重、雜兵、約莫六、七萬,號稱十萬大軍,數年來鎮守漢中,扼守蜀中門戶,與甘陝綠營相持。其人薄信寡義,嗜酒好賭,然極有氣度,常有一擲千金之舉,能得人心,有豪雄風貌。”

這些個人履曆林風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幾乎背都背得出。從紙麵上看,這個馬鷂子的人生經曆倒也算得上是極具傳奇色彩,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人生貧乏之極,很多往往至死到老都沒出過家鄉,這個王輔臣一介農民出身,一個沒受過什麼教育的大老粗,一輩子東轉西轉,在各個勢力的縫隙裏討飯碗,能混到今天這個地步的確難得,由此可見,這個家夥絕對不是什麼簡單角色。

他朝李光地望去,這時林漢帝國首相頷首微垂,眼睛半睜半閉,仿佛疲倦小憩,又仿佛是凝神思考--總之臉上幾個大字寫得明白:“請勿打攪”。

林風摸了摸鼻子,“諸位愛卿,王輔臣這小子今天送上門了,你們說咱們是不是順勢搞他一家夥?!”

“搞!!--為啥不搞?!”馬英舉手回應,“主公,什麼馬鷂子死鴨子,老子從來沒把這號貨放在心上!!”他抱拳躬身,大聲道,“主公,派咱騎六軍過去,咱把四川給您拿下來!”

林風擺擺手,這個馬英現在越來越喜歡裝粗,他是什麼樣的人難道自己還不知道?不過他也不打算拆穿他,因為馬英這副做派說到底也是被那些文官逼出來的。

“老弟稍安毋躁,咱們大漢在陝西有三個軍,要真打起來這幫家夥還不夠看,倒是你們遼東那邊兵少了點,這回出兵你們就別湊熱鬧了!”林風輕笑道,指著李光地,“晉卿,你說這回咱們拿不拿四川?!”

李光地睜開眼睛,抬起頭來,歎了一口氣,拱手道,“回稟主公,依臣看來,此事還須從長計議的好!”

“怎麼說?!”

“無他,我大漢休養不過一載,各處民生艱苦,如今若再起刀兵,這一年多的休養之功,豈不是功虧一簣?!”李光地苦著臉道,搖頭道,“我恐明日今時,百姓又是怨聲載道!!”

林風搖搖頭,決然道,“不行,你別再說這個了,這次得依我的,這個仗非打不可!!”

李光地歎道,“主公有所不知,此次一戰頗困難--咱們大漢新取山、陝,牧養不過一年,各處民心未附,且府庫空虛,臣剛才算了算,若是戰端一開,我大漢至少用兵三個軍,與民團、夫役等計十萬餘眾,糧餉用度朝少裏說也得數百萬,銀子倒是問題不大,但這個糧食卻可真是難為!”他苦笑道,“山陝曆來貧瘠,老百姓喝粥都喝不上,地方藩庫根本難以存糧,若是真打,咱們還得千裏迢迢從這邊運過去,幾經輾轉,數百萬糧秣就得翻番,沒個千多萬是拿不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