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2)

故事藝術是人類靈感的主要來源,因為它不斷尋求整治人生混亂的方法,洞察人生的真諦。正如劇作家讓?阿努伊所說“小說賦予人生以形式。”

我認為小說不僅僅是一種娛樂,它更是一種體驗。一種把自身感情帶入到文字之中的體驗。寫小說是令人愉悅的工作,我可以把平時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在小說裏重現,而閱讀者在閱讀小說時會與這些文字產生共鳴。實際上從專業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一個巧妙地騙局:文章中的敘事者假裝在對讀者說話(講述故事情節),實際上讀者隻是在閱讀作者寫的東西,並且讀者們興致勃勃的被騙個團團轉。我覺得這樣的小說正在被讀者所拋棄,越來越多的交互式的作品開始出現,它們有著另外的名字,像“galgame”和一些單機的角色扮演遊戲,它們的本質上還是小說隻不過與遊戲,畫麵,音樂融合在一起並且與使用者產生了一定程度的交流。我覺得這種交互的方式值得現在的小說創作者借鑒。所以我現在寫的這本小說將不再是簡簡單單的文字堆砌,除了精湛的體察和優美確切的詞語,我還會加入與讀者的交互,讓讀者看到一本與眾不同的小說。

介紹一下我的筆名的由來,木蘭矯蕙引自《楚辭·惜誦》中的一句”搗木蘭以矯蕙兮,糳申椒以為糧。“。這句詩是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搗碎木蘭再拌上蕙草,磨細申椒來做點心。講的是心裏憂思糾結愁苦不堪。

免責聲明;

訪問者在接受本文服務之前,請務必仔細閱讀本條款並同意本聲明。訪問者訪問本文的行為以及通過各類方式利用本文的行為,都將被視作是對本聲明全部內容的無異議的認可;如有異議,請立即跟本文協商,並取得本文的書麵同意意見。第一條訪問者在從事與本文相關的所有行為(包括但不限於訪問瀏覽、利用、轉載、宣傳介紹)時,必須以善意且謹慎的態度行事;訪問者不得故意或者過失的損害或者弱化本文的各類合法權利與利益,不得利用本文以任何方式直接或者間接的從事違反中國法律、國際公約以及社會公德的行為,且訪問者應當恪守下述承諾:

1、傳輸和利用信息符合中國法律、國際公約的規定、符合公序良俗;

2、不將本文以及與之相關的網絡服務用作非法用途以及非正當用途;

3、不幹擾和擾亂本文以及與之相關的網絡服務;

4、遵守與本文以及與之相關的網絡服務的協議、規定、程序和慣例等。

第二條本文鄭重提醒訪問者:請在轉載、上載或者下載有關作品時務必尊重該作品的版權、著作權;如果您發現有您未署名的作品,請立即和我們聯係,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加上您的署名或作相關處理。

第三條除我們另有明確說明或者中國法律有強製性規定外,本文用戶原創的作品,本文及作者共同享有版權,其他文及傳統媒體如需使用,須取得本文的書麵授權,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或用於其它商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