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裏流行的最普遍最主要的娛樂方式是打牌,撲克牌。沒有也無法打麻將牌,隻好打撲克牌。品種多樣,有“六家”、“打一”、“百分”、最熱鬧的是“詐金花”。再有就是下棋,一般是象棋,圍棋雖然甲六號裏也有,但沒看有誰會下。我本來還想趁機學學藝的,也沒拜到師傅。
甲四的“牌事”活動有一部分是掛“彩”的,具有賭博性質。這種玩法,很多像老劉、“安徽”他們幾個準中年年齡段的人很熱衷。年輕一些的二十多歲的人反而參賭的很少,為了增加刺激性,這些人打牌時往往采用灌涼水的方式。打六家時哪方的人輸了,就喝一大缸子涼水。星期六、日的時間長,總輸就得總喝,一上午灌下十幾缸子的都有,有時喝的竟從鼻孔裏竄出涼水來。打的有時大呼小叫很是熱鬧。為了喝涼水方便,也為了”卸“涼水方便,他們就近就在茅前的那個地方圍成一圈打。而老劉“安徽”他們賭真的,號裏人自己手裏不能有現金,不能賭錢賭物,那個“彩”就是香煙。煙分為三個等級,分別是:石林、五朵金花、還有一種本地的低檔煙。每次開始前都先要講明以哪一種作基準,其它牌的煙與基準煙的換算比例也要明確下來。大約是一支石林=一支半五朵金花=兩支低檔煙。號裏數五朵金花煙經濟實惠,檔次也合適,抽的人不少,他們占大多數時,石林就和五朵金花等價了,所以每次視人員不同都要現定。雖然號裏也有抽紅塔山的,由於僅限於號長等個別人,不屬於“一般等價物”,不在“流通”之列。為了安全,他們選擇的是靠裏,盡量躲開觀察孔直觀視線的地方。
老劉、“安徽”、“福建”等幾個人的賭癮最大,他們湊在一起玩的是賭性最強的“詐金花”。這種牌來的快,立竿見影,轉眼之間整條的香煙就易手了。遇上兩個人頂了牛,都認為自己拿了出彩的大牌,有時一把牌的賭注就到了四五條煙,甚至更多。
“詐金花”也有人叫“蒙大點”,名字挺土,聽說卻是一個舶來品,外國名從發音上聽,好像叫“即斯”。是一種專供賭博的撲克遊戲。有人形容它:“三分鍾學會,三分鍾發財,三分鍾破產。”基本玩法:先是蒙大點,後是一翻兩瞪眼。玩時人數不限,下的賭注不限,一把牌一兩分鍾就見分曉,頃刻之間整條的香煙就易主了。玩此種牌的人,要求膽大心細,沉著冷靜,善於觀察,還要喜怒不形於色。號裏不乏此中高手。大毒梟老劉剛開始自視還很高,一聽說“砸金花”,以為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結果不過三五回合,就把作本錢的一條煙全折進去了,不得不進一步加大投入。玩的最好的,當屬因為組織偷渡進來的“福建”。他很少輸,常贏得滿筐滿簍。我在一旁領略過他的牌技,他頭腦靈活,常常是牌不好就不跟,一把牌跟上兩三根,一看不好不跟了,輸掉兩三根即止,多了不輸。趕上“牌”好了,猛押,不惜一條兩條,甚至更多。他這樣玩上幾把,就容易給人造成一個錯覺。很多人都以為,沒有好牌他就認輸,不會多押。而多押時肯定就是有了好牌。所以一般較勁到最後,一看他押大的了,別人就認輸了。實際福建鬼得很,他這是一計,就讓大家留下這個印象。旁觀者清,我在他旁邊觀察,發現有時他那“好”牌,其實並不是真的好。他也詐過不少次。不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又有高人識破了他這個小計謀,來個將計就計。就是剛進號不久的那位大學生小師,專贏“福建”。一次,我剛還看見他身邊堆了一堆煙,光整條的就有四五條之多。我看了幾行書,再一轉眼,那煙就全沒了。我很驚奇,問“福建”:“你剛才那些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