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祝龔耀毫無懸念的被老者拉入了湖底,成為了替死鬼。
遠在家中的祝氏卻不知道這件事,一年兩年都不見夫君回來,便四處托朋友尋找祝龔耀,一尋就是十載,這期間她為了找祝龔耀散盡了家財,心灰意冷之下,她選擇了跳崖自殺,原本這是一個挺悲慘的故事,卻不成想,祝氏沒死成,被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給救下了,道士就問她為什麼想不開要自殺,她便一邊哭,一邊把自己的故事告訴了道士,道士聞言,眉頭緊鎖,沉思了好久才問她真的願意見自己的丈夫嗎,祝氏堅定無比的點了點頭,道士喃喃的說了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之後,道士教祝氏畫了一個符,說隻要祝氏能把這符畫成便可見到自己的郎君,道士在紙上畫了一遍,便消失了。
祝氏大喜過望,對著天空一個勁的磕頭,以為遇到了神仙顯靈,她拿著那紙,日複一日的畫著,隻是讓人心酸的是,無論她如何的努力,隻能畫出符頭符尾,始終無法畫出符籙的符膽,但祝氏不死心,一直畫到兩鬢斑白,雙目失明,最後她萬念俱灰之下,撞柱而死,說來也怪,由於她生前畫的符籙太多了,所以導致她的鮮血流到了那些沒有符膽的符籙之上,無數的符籙衝天而起,化為一片霞光,那片霞光照耀於天地之間,將祝龔耀的靈魂生生的從湖底拉扯了出來,於是,兩人手挽著手共赴奈何橋。
而祝氏所畫之符,便被後人命名為祝氏尋郎令,又名祝氏尋夫符。
當然,對於這種神話色彩很濃鬱的故事,我們沒必要深究,但不得不說,這祝氏尋郎令在道書之中確實有記載,尋找心愛的人,用這符籙搭配上淒煌之類的工具更加的靈光,往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之五鬼搜魂術,還要可靠。
或許有人會問,有這麼厲害的符籙,還要淒煌幹嘛呢?對此我隻能嗬嗬,這祝氏尋郎令確實有些作用,但上麵的故事也提到了,如果單純的想靠這種符籙尋人,恐怕小爺要畫到發如雪,所以這種符籙隻能算是輔助的工具,但還缺之不可,而且可以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由於受這故事的影響,我無比虔誠的畫完了這符,將韓曉琳的幾根頭發包裹於符籙之中,口中念道:“急急如律令!”
然後快速的點燃,放置於準備好的空香爐之中,看著它一點點化為灰燼。
接下來,把淒煌放進去,便是漫長的等待,等待淒煌能被激活。
由於需要三個時辰也就是六個小時,這段時間說長不算長,但說短卻也不短,我便盤腿坐在法壇前,進入了冥想的狀態。
最近我發現,隻要自己心無雜念就可以進入靈台空間,每次進去我都會坐在涼亭裏獨自一人用意念挪動棋子,久而久之,已經從當初的勉強挪動一顆變成了挪動兩顆,而挪動兩顆棋子所需要的時間,則往往要幾個小時,恰巧可以填補等待的時間。
要說我也不是老走背字,我剛剛落座,便見師父他老人家邁著從容的腳步,登萍渡水而來,那股灑脫勁,看得我目眩神迷,要是啥時候我也能有這本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