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槐花城長篇連載29)(大戰槐花城)(2 / 2)

來到了城牆上,他把老婆婆輕輕地靠在了烽火台上,然後脫下了自己的外套蒙了上去。

唐朝撲通一下,跪在那裏,向老婆婆的遺體磕頭。身後,人們都跪下了。

盛九州此刻得意非凡。他騎在高頭大馬上,身著侯爵的鎧甲,耀武揚威。他大大咧咧地命令部隊,迅速向槐花城挺進。

黃昏時分,天邊的晚霞燒紅了這座城市。早已經光禿禿的國槐樹在風中直刺青天。

唐朝接過九頭陀師父手裏遞過來的望得遠,觀察盛九州的軍隊安營紮寨,埋鍋造飯。

唐朝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妙招。

他回過頭對九頭陀耳語了半天,九頭陀大笑。

正在此時,大道上揚起了一片灰塵。三個人快馬加鞭急速向槐花城趕來。

清兵有人騎馬出去阻攔,被響箭紛紛射落於地。

唐朝在望得遠中漸漸看清了來人的樣子,是司馬宏,以及阿三,那位穿著大紅綢緞襖子的是納蘭蕙。

“打開城門!”唐朝手中的令旗一揮,城門打開。

清兵的追兵一看城門開了,紛紛狠命抽打馬匹,希望能衝進城來。

司馬宏好功夫,回手撥動箭弩開關,十二支響箭射倒了一大片清兵。那些清兵從馬上滾下來,被後麵追趕上來的清兵的馬匹踐踏,血肉橫飛。

三人一入城門,城門迅速關閉。護城河上的吊橋迅速抬升。追兵中未及勒馬者,紛紛竄入了護城河。他們在水中大呼小叫,亂作一團。

城牆上的眾英雄紛紛開懷大笑。

盛九州在東廠當總管的時候,曾經研讀過兵書。疲勞之師不能攻城。兵法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因此,他此刻在營帳中精心撰寫勸降書。

他根本不知道,外麵亂成一團的清兵。

他的腦海裏突然想到了天書。一想到了天書,他就放下了手中的筆。暮然回首,此生追逐不舍,還不是為了永享榮華富貴?最後還不是一個長生不老?

“可恨,這夢家父子著實可恨!”盛九州突然啐了一口痰,好像把心中壓抑很久的怨氣吐了出來。

盛九州心裏懷恨夢家父子,所以勸降書卻遲遲落不了筆。他心煩意亂,不由得走出了大帳。

來到外麵,他看到幾個清兵渾身濕透,正牽著馬匹往回走。他喝令:“站住!為何如此狼狽?”

“槐花城有援兵,我等追趕,想出奇兵占領城門,不幸掉入護城河!”一個小頭目膽怯地回答。

要是放在平日,盛九州一掌就會拍碎這個敗兵。如今,大戰在即,他立刻擺出了一副愛兵如子的神態:“來人,給這位勇士換了衣服,賞他們一壇好酒!”

眾兵士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待遇,紛紛高呼:“盛爵爺英明!”

聽到這些聲音,盛九州興致勃勃察看了營地,認為萬無一失,回到了帳內。

此刻的他,靈感湧動,勸降書寫得很有文采。

文中始終貫徹一個中心思想,大丈夫識時務者為俊傑,再後來無非是摒棄前嫌,共享榮華。

盛九州寫完了之後,出去走了走。

軍中炊煙嫋嫋,晚餐在即。

用過晚餐,盛九州躺在了軟臥中。他其實很懷念明朝在東廠的日子。那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惜,時光不會倒流,要不然,他可不願意明朝滅亡。

逝者如流水,往事不可追悔。歎口氣,他陷入了沉沉的夢魘。

夢中,唐朝變成了索命的判官,拿著一隻判官筆老往自己的臉上畫。畫什麼?他也不清楚。他看見了一個大油鍋裏在熱騰騰地煮著什麼?他看見了一個骷髏。有一個人被拋進了油鍋裏,那人喊了幾聲,從油鍋裏站了起來,竟然成了骨頭架。“把他也扔進去!”唐朝的判官筆終於在他的臉上畫了一個叉號。盛九州在掙紮,而那些小鬼們,一個個端地沒有下巴,卻十分有力氣,硬是把他架了起來,一步步走向油鍋。這些人鬆手的當兒,盛九州慘叫連聲……

盛九州一身冷汗,醒過來了。他身旁一個清兵哨兵正在扯他的胳膊。

他盛怒之下,一掌把此人擊飛出去。

帳篷外火光衝天。

盛九州猶如在夢裏,懵懵懂懂走出了大帳。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