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宮內蕭後正與景宗在散步,“陛下,上次您放宋國使者回去,是對的。”
“喔?若不是卿在簾後使眼色,依著朕的意思早就將那辛仲甫斬首了。”景宗笑道。
“此時宋使還殺不得,北漢一直是宋國想要一舉攻下的目標,況且我國一直與北漢唇齒相依。若此時殺使,必會招來宋的仇恨。
反而送之厚禮,借他之口,也好讓宋國皇帝以為咱們怕他,不敢輕動兵馬,讓他輕敵。”蕭後笑道。
“朕想到當年若不是漢臣鼎力相助,朕也登不上這個皇位,又何來太平。朕有意效仿中原開科取士,為漢人得以效力於我大遼的機會。愛卿以為如何?”景宗溫柔地望著蕭後道。
“陛下所言甚是,陛下心慈,從未忘記漢臣的功勞,為興我大遼,漚心瀝血。大力起用漢官,提高他們在大遼的地位,讓漢官們安心地臣服於大遼。”蕭後笑道。
“是啊,漢官有漢官的辦事方法和製度,比咱們草原漢子強百輩。”景宗歎道。
“陛下可是有陣子沒有打獵了,是否要安排下去?”
“也好,等開科取士後,再行狩獵!”景宗笑道。
隨即而來的是景宗下旨加封當年擁立他即帝位的漢族官員高勳為秦王,加封漢官韓知古的兒子為燕王,改任南京留守。這一舉動加大了漢人在遼國的地位。
“詔恢複南京禮部貢院,為局部開科舉士,凡參加科考之人必為漢人!程文分為兩類:一曰詩賦,二曰經義。隻以詞賦、刑律,詞賦為正科,刑律為雜科。”
“皇帝英明!萬歲!萬歲!萬歲!”朝下眾大臣山呼道,在皇帝背後的蕭後聽後嘴角露出的笑容。
九月宋太宗及文武大臣登講武台檢閱軍隊,台下黑壓壓地全是將士,綿延二十餘裏,崔翰率眾將士向太宗山呼萬歲後,取五色龍旗向將士們揮去,他向左揮動,全部將士均向左;
他向右揮動五色龍旗,將士們便向右去,步伐一製,趙光義見千軍萬馬皆英武非凡,十分高興,“我大宋之師所向披靡呀!”
“萬歲!萬歲!萬歲!”
“好!崔翰何在?”
“末將在!”
“將軍果然英武,汝果然不負朕望,朕將還是晉王時的金帶賜予你!”
“末將叩謝萬歲!”
“你們晉地再沒有比你強的人了!哈哈哈!”
皇帝回宮之後將此事說與我聽,“愛妃,你今日是沒見到那崔翰的風姿呀!”
“一個男子無非是偉岸罷了,還能比女子漂亮?”我撇了撇嘴道。
“崔翰少有大誌,風姿偉岸秀美,當年先帝見之頗以為奇,將之收為已用。”他一副我有所不知的樣子道。
“你們男人沒有一個不好色的!連男子長得好看些就稱為奇事啦!”我調侃道。
“哪天你也見見,保管你也覺得他長得好看!”
“那行,臣妾也去見見外臣,不許反悔!”我道。
“好看的東西,當然要一起欣賞啦!”他道。
“臣妾說點什麼好呢?是謝主隆恩?”我笑道。
“你這張嘴呀!隻是你不要被他迷住在好!”
“我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