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都是我即將要處理的垃圾了,根本就不值錢。”老板見王浩問了,他於是跟王浩解釋道。
“沒事,我就是鄉下的房子空著,想隨便買兩幅這種看起來很牛逼的字畫,掛家裏顯擺顯擺,以後也能跟我那些朋友吹吹牛逼了,而且那種名家的字畫,我也根本就買不起呀。”王浩笑著說道。
老板聽王浩這麼說,心想這小子根本就是一個鄉下來的鄉巴佬,想來也不會有什麼大生意了,於是他有些失去興趣的說道:“那一堆東西你隨便挑吧,我也不跟你講價了,就算二百塊一件吧。”
說完,這老板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連看都不看王浩了。
王浩一聽老板說這堆東西是隨意擺在這裏的,並不值錢什麼錢,於是王浩假裝很懂的樣子,手上拿著地上的字畫仔細的看了起來,好像這裏的字畫全都是真跡一樣。
那老板看到王浩這幅鄉巴佬沒見過世麵一樣,他心裏也是冷哼了一聲,心想現在的小夥子就是喜歡裝逼,自己都明明告訴他那些都是印刷的假字畫了,他偏偏還要裝作很懂一樣去左看右看,這時候,老板臉色的神情更加的鄙夷了。
王浩也不傻,他不會直接就去拿那副自己看中的字畫,而是先拿了兩幅普通的那種印刷的字畫看了起來,他看了一會,然後瞟了一眼老板,發現那老板竟然沒有看自己,而且那老板臉上的神情好像對自己鄙夷不已,好像自己欠了他錢一樣。
這時候,王浩轉過身子,小聲的嘀咕著:媽的,狗眼看人低,到時候後悔死你!
王浩見那老板根本看都不看自己,他這時候把自己剛才看中的那幅畫給打開了,隻見這幅畫竟然是蘭亭集序的書法作品,隻見上麵用很飄逸的字體寫道: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這幅書法作品的落款是枝指生,蓋了一個紅色的印章,是正德十三年的畫。
這幅畫肯定就是枝指生的真跡了,枝指生是誰,他可是與唐伯虎齊名的明代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叫他祝枝山想必大家就不會陌生了。
王浩也知道祝枝山是明代書法家,名允明,字希哲,因右手多生一指,又自號枝指生,江蘇長洲(蘇州)人。代表作《太湖詩卷》、《箜篌引》、《赤壁賦》等。
這時候,王浩看到這幅祝枝山寫的蘭亭集序的書法作品,心裏激動不已,比中五百萬的彩票還要激動,因為這幅書法作品的價值,肯定不止五百萬了。
不過王浩也沒有表現得太過於誇張,怕引起老板的懷疑,而是繼續拿了幾幅畫抱在手上,左看看右看看。在古玩市場這種魚目混珠、臥虎藏龍的地方,謹慎一點是好的。
王浩把那副祝枝山的蘭亭集序卷起來,又拿了兩幅別的印刷畫,他站了起來,把這三幅畫夾在胳膊底下,對正在櫃台上對賬的老板說道:“老板,我選了三幅畫,你看看多少錢。”
“不是跟你說了兩百塊一幅嗎?三幅就是六百塊。”那老板根本看都懶得看王浩,更別說去注意王浩拿的是什麼畫了,他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暈,老板,你這些都是些廢紙,是要當成垃圾扔掉的,賣兩百塊錢一張未免也太貴了吧。”王浩這時候跟老板討價還價了,他覺得這老板就是個傻逼,竟然把一副祝枝山的真跡都要當成廢品扔掉,不過話又說回來,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王浩肯定要跟他討價還價。
那個老板也知道自己這些牆角的廢紙都是自己從一個書法商那裏論斤買的,兩百塊一張賣出去,自己已經是賺大了。
老板於是裝作很吃虧的樣子,對王浩說道:“行吧行吧,就當我虧本買賣了,三幅字畫算你五百塊得了。”
“三百行不?反正你也留著沒用。”王浩笑嘻嘻的說道。
“行了行了,就三百吧。”那老板已經很不耐煩了,覺得王浩真的是鄉下來的,為了幾幅破畫都能跟自己討價還價這麼久,於是他揮了揮手說道。
王浩趕緊從兜裏掏出三百塊放在櫃台上,然後抱著這三幅字畫往外麵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