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付囑品(3)(1 / 3)

惠能大師說:“從遠古的佛應身出世,已經無數無量,不可計算了。現在就以七佛為開始吧,在過去世的莊嚴劫中:有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今賢劫: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文佛,這是被稱作七佛的。以上的七佛,現在以釋迦牟尼佛為首傳,依次傳遞:第一、摩訶迦葉尊者,第二、阿難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優波毩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彌遮迦尊者,第七、婆須蜜多尊者,第八、佛馱難提尊者,第九、伏馱蜜多尊者,第十、脅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馬鳴大士,十三、迦毗摩羅尊者,十四、龍樹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羅睺羅多尊者,十七、僧伽難提尊者,十八、伽耶舍多尊者,十九、鳩摩羅多尊者,二十、闍耶多尊者,二十一、婆修盤頭尊者,二十二、摩拏羅尊者,二十三、鶴勒那尊者,二十四、師子尊者,二十五、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二十八、菩提達磨尊者,二十九、慧可大師,三十、僧璨大師,三十一、道信大師,三十二、弘忍大師,惠能就是三十三祖。從以上各位祖師,都各有稟受繼承。你們今後一代一代的傳授流布下去,不要有訛誤。”

原文

大師先天二年癸醜歲①,八月初三日,於國恩寺齋罷②,謂諸徒眾曰:汝等各依位坐,吾與汝別。

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後代迷人得見佛性?

師言:汝等諦聽,後代迷人,若識眾生,即是佛性;若不識眾生,萬劫覓佛難逢。吾今教汝識自心眾生,見自心佛性。欲求見佛,但識眾生,隻為眾生迷佛,非是佛迷眾生。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自性平等,眾生是佛;自性邪險,佛是眾生。汝等心若險曲,即佛在眾生中。一念平直,即是眾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無佛心,何處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無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萬種法。故經雲: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吾今留一偈,與汝等別,名自性真佛偈。後代之人,識此偈意,自見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見三毒是魔王。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性中邪見三毒生,即是魔王來住舍。

正見自除三毒心,魔變成佛真無假。

法身報身及化身,三身本來是一身。

若向性中能自見,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從化身生淨性,淨性常在化身中。

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

淫性本是淨性因,除淫即是淨性身。

性中各自離五欲,見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頓教門,忽悟自性見世尊。

若欲修行覓作佛,不知何處擬求真?

若能心中自見真,有真即是成佛因。

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頓教法門今已留,救度世人須自修,

報汝當來學道者,不作此見大悠悠。

注釋

①先天二年:先天是唐玄宗之年號,先天二年即公元713年,是年十二月始改元開元。

②國恩寺:又名龍山寺,唐朝時建幹廣西肇慶府新興縣南思龍山。

譯文

唐玄宗先天二年,八月初三,惠能大師在國恩寺用完齋後,告訴所有弟子門人說:“你們各自按位子坐好,我跟你們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