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其實,這也是我們對走西口和西口文化現象深刻思索之後,我們呈現給人家的一種藝術的表現我覺得這方而不光是京劇《走西門》,還有我們其它的兒個劇目,像舞劇《一把酸棗》、話劇《立秋》等等,我覺得都是對我們西口文化深刻思索之後,不斷的提升和發掘,把這樣的——種文化的理解和文化理念呈現給我們的聽眾、觀眾。您能不能在這祖給大家聊一聊這三部曲的創作曆程呢?
竇明生:可以。我們的這“三部”從2003年開始,到現在這五年的時間裏晉商三部口”部走過了不平凡的曆程:從創作到走向全國的演出,不儀為最初以?‘華夏文明費山西”的活動服務,而且這個活動開始,這三部戲走出娘子關,對於我們塑造山西的文化形象,宣傳山西的晉商精神發揮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這幾部戲中,話劇《立秋》聽眾朋友應該是最熟悉的,因為這部戲演出場次非常多,走到城市非常多,大概現在是在全國20多個省60多個城市已建演出400多場了——舞劇《一把酸棗》已經演出500多場。就連新版的《走西口》也走了10多個城市。
因為新版的《走西口》它中間的曲折比較多,打造的時間比較長。《立秋》它普簾表現的是晉商即將沒落、即將被新生的銀行業取代時刻的艱難抉擇,意在反觀晉商的成與敗、反思晉商的毀滅;《一把酸棗》抓住舞劇之長,利用舞蹈語彙講述了。段情,表現了一對戀人的悲歡離合;而京劇的《走西口》恰恰是從咼外一個角度反映我們晉商仵當時打通對俄貿易通道中,誠倍經商。情義行事,怎樣從走西「到逛出國門,打通對俄貿易通道的故事,反映的是晉商升時期的這樣一個過程:所以,這兒部戲茌這四、五年當中。
都經曆了一個不斷的整合資源,不斷的打磨修改,不斷的搭建涔銷平台,使這“晉商三部曲”越演越紅火。
主持人:而亂越改編越成熟。
竇明生:對,所以這幾部戲苽的成為了我們山西的文化名片主持人:對,我們說到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務,其實就是對內凝聚力蛩。對外提升形象:這三部劇目就從一個側而反映了我們1:作的成果,
竇明生:的確是這樣的。今年的奧運重大文化演出活動中,我們的“晉商三部曲”作為我們雀舞台藝術的代表劇登酋都舞台,接受全岡乃至世界各國觀眾的儉驗,我們覺得應該是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特別是《走西口》更是在7月和8月間接連兩次以不同版本進京公演,掀起了強大的“圍柞唱晉商”之風。
主持人:那麼,您覺得“晉商三部”對舞台藝術的創作帶來了哪呰啟示呢?
竇明生:我想,在?《立秋》和《一把酸棗》已經進人十大精品,和正往衝擊結品的《走西口》這三部戲,應該能夠看出我門山西往文藝創作,特別是在晉商題材的創作的一呰共性。苗先。剛才我們討論過了,這三台戲的選材都來內於山西的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都來肉走西口文化、晉商文化這樣一個資源。
主持人:那麼在內容和藝術形式上呢?
竇明生:在內容和藝術形式都保留著濃鬱的山西地域特色和地方風味,看過苦劇《立秋》的都知道,它的戲中加入了山西梆子,舞劇《一把酸棗》的音樂素材全部來自於我們山西的地方音樂。
主持人:比如說《想親親》、《看秧歌》都在這而有所體現啊!
竇明生:對啊!就是連我們的閩粹京劇都是這樣的。
主持人:它是怎麼和我們山西的文化資源和地方特色結合起來的呢?
竇明生:這部京劇它一個鮮明的特色就是融入了我們的山西民歌《走西口》;民舞《舜秧歌》的一些片段;還有民間音樂;還有民俗放河燈。就是民歌、舞、民樂、民俗都有機的融合到《走西口》的京劇當中。所以在這幾部戲舀中,有苕非常濃鬱的地域特色和地方風味,讓觀眾在看這幾部戲吋,不忘這是在品味山西、感受晉風晉韻所以這三部戲應該都是外來劇種。但都在探索外來劇種和我們本地的文化的融合。做出了非常宥益的探索也就是說這三部戲它是共同的主題、共同的精神內蘊。它是一脈相承的。這三部戲共同構成了一個比較豐富。立體的晉商形象,所以為我們打包整合、合力推出這三部戲奠定了很好的鑒礎:我們這幾部戲去年在內蒙演出。在廣州演出,還布這次參加奧運重大活動的演出,我們都是打包整合、合力推出的“晉商三部曲”其次是三台戲都經曆了大膽的資源整合,通過優秀藝術家的參與提升了作品,鍛煉了隊伍。劇本是我們的。導演是外請的;演員是我們的。舞美和燈光是別人的;還荀劇本是我們的,演員是外請的。我們山西職業藝術學院華晉舞劇閉《一把酸棗》的隊伍,在全優秀的。知名的藝術家的率領下,年輕的隊伍提升得非常快。他們這幾年當中隊伍已經經過了幾輪的調整。為學生是要畢業的,但每一輪都表現出來他非常優秀的潛質,我們的隊伍在這樣的鍛煉當中成長的非常快。
主持人:是的,以前我們看《一把酸棗》,我記得我曾經看過咱們請外而的演員,比如總政的舞蹈演員主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