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主要內容基於筆者的博士學位論文《朝鮮半島古代建築文化源流與特征研究》修訂而來。該論文係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郭黛姮教授的指導下完成。承蒙東南大學出版社徐步政先生等不棄,今日得以付梓。感謝我的導師郭黛姮教授。在本科階段即受到郭教授的指導,開始涉及建築史的學習和研究。1999年自韓國歸國後,又蒙郭教授收留門下進行博士課程的學習。學習期間,郭教授在學術方麵嚴格指導,在其他方麵則寬容待我,此恩永銘於心。
感謝傅熹年院士、呂舟教授、王貴祥教授、吳慶洲教授、張十慶教授、蕭默教授、戴儉教授等諸位先生對我論文寫作的指導和評議,以及對我長期以來的關心、幫助和教誨;對賈捃、劉暢教授對我所提供的幫助和指教,亦致以誠摯的感謝。
感謝北京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戴儉、王珊、胡惠琴等諸位教授以及中國建築學會的周暢先生、範雪女士等長期以來對我的關照和幫助。
感謝我在韓國時的碩士導師薑榮煥教授,他有開放的心態理解不同的文化,對我的碩士論文作了悉心的指導,而且給我提供了相當多的機會在韓國遊曆。感謝韓國的薑泰昊、李相海、樸淳圭、韓弼元、韓東洙、張憲德、金俊峰教授、李一雨等諸位先生,他們對我在學習上和生活上都盡心照料,使我在韓國度過了兩年多的愉快時光,並得以接觸和考察了韓國的諸多文物建築和資料。
感謝我的家人。他們容忍了我的一切缺點,對我漫長的學習生涯,一直積極地支持。期待今後能夠使他們生活得更幸福。
感謝東南大學出版社的徐步政先生及諸位編輯為本書的出版付出的極大耐心和辛苦工作,對給徐先生等帶來的不便和麻煩,深感歉意。謝謝李遠至同學的幫助。
對於未能在此提及的老師們、朋友們,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是我人生中的重要組成,也是我在平淡的生活中感到滿足和有所歡樂的重要原因。願此生所有的喜悅能與你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