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這樣的日子(1 / 1)

太陽真是個好東西,尤其是春秋時節,最大程度的催眠著本來就瞌睡的人們。午後溫暖的陽光照在十一號樓二號階梯教室,裏麵坐滿了忙碌的學生,說忙碌,因為確實都很忙,忙著聽歌,忙著畫畫,忙著聊天,忙著睡覺,剩下小部分忙著聽課,高等數學的張教授正在賣力的講課,六十多歲的人了,戴著深度老花鏡,眼睛時不時的透過鏡框上麵的空隙看看下麵,張教授很滿意現在的感覺,近兩百人的階梯教室幾乎坐滿了人,自己窮盡一生研究的數學也算是得到了傳承。張教授是學院數學方麵的專家,教科書他都有參與編寫,能夠為了喜愛的事業奉獻一生,也是一件蠻幸福的事,雖然很多人都很討厭數學,我也一樣,諾貝爾當年沒設數學獎據說也是因為其討厭數學,當然這並不是否定數學的重要性,因為數學至少治好了很多的失眠患者。對於學生來說,今天點名了,自己正好在,一樣是件很幸福的事情,這麼難懂的課,自己考不好,如果點名還不在的話,兩個字――高掛,大學的出勤率真的可以當分數用的。張教授正好是那個喜歡點名的老師,喜歡用管小學生的辦法管理這幫大學生,隻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現在的學生從小學一路走到大學,和老師的鬥爭經驗非常豐富,很難照顧周全。國內的教育體製和國外似乎正好相反,對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管理,好像國外的大學生,反而,對大學生的管理倒像是國外的小學生,所以現在學校畢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有能力的卻越來越少,這一股正規大學畢業的盲流能否撐起我們國家的未來呢?張小龍便是這一股中的一滴,此刻正曬著太陽流哈喇子,除了老師點名的時候興奮的到了一聲,便萎靡了下來,張小龍也算是一個愛學習的學生,可能是高中壓抑太久了,一上大學就變的鬆懈,能聽懂的不屑去聽,聽不懂的聽它幹嘛?所以,現在正處於聽不懂狀態,自動屏蔽,習慣了做乖小孩的他現在居然沒有人管了,這感覺,你們懂的。

所謂芸芸眾生,滄海一粟,來形容張小龍那再貼切不過,普通的不能再普通。

50分鍾的高數課,想要聽懂學會,會覺得過了一個世紀,如果睡覺,嗬嗬,下課了。張小龍伸了個懶腰,叫上宿舍的王鑫,一起往回走,路邊綠樹成蔭,陽光透過樹梢安靜的鋪在路麵上,張小龍挑著斑點的陽光踩著走,陽光卻總是跳在他的腳麵上,像一個調皮的少女,讓你覺得親近,卻總是恰到好處的保持距離。路上來來往往的學生有說有笑,籃球場、足球場、小吃街,到處擠滿了人,耳邊充斥著各種聲音,這種喧囂的熱鬧隻能填充耳朵,卻無法充實心靈。遠遠的,張小龍看到了自己的宿舍,忽然感到了一絲落寞,這就是自己要的大學生活嗎?然後一個聲音在回答:“對,這就是你的大學生活,今天是這樣,今天後的每一天都是這樣。”我來大學是為了什麼?“為了拿畢業證!”於是,他就這樣釋然了。

大學生活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在浪費時間,有一些人會談個戀愛,這算是好的,總是有點收獲。有的混個學生會,以為畢業後會在履曆上增加華麗的一筆,事實上真的沒人在乎你是不是有當領導的潛力,人們需要的是恰到好處的工作能力,隻有一少部分人在這裏得到升華,成了社會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