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盤山西麓,黃瓜園裏有一對怪石,當地人叫它夾蛋石。也有人稱它為寶貝石。這裏有一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從天上飛來一對仙鶴,到盤山遊玩觀景,見此處河水清澈,景色迷人,千峰點綴,萬壑堆青,亂花點頭,百鳥爭鳴,簡直能與銀河比美,看到這等優美的景色,雄鶴說:“賢妻,咱們飛的時間不短了,也該找個地方歇歇腳喝點水了,好不好?”雌鶴說:“我看這的泉水挺好的,景色也好,就在這裏歇歇吧!”夫妻落在河邊剛要喝水,突然一條巨蟒躍出了水麵,叨住雌鶴一翅,雄鶴見狀,急忙營救。因蟒蛇巨大,雄鶴不是對手,便對雌鶴說:“為夫無能,不能救你,但願和你永不分離,我想,咱們夫妻寧化作巨石不為蟒食。”雌鶴應允。於是仙鶴夫妻雙雙化作了一對巨石,擁抱在一起,懷中[BF]還抱有一子。這條蟒蛇崩了牙齒,恨恨地離去了。
這正是,
仙鶴夫妻情義重,
子報父母恩情長。
藏山莊傳說
薊縣西龍虎峪鄉有個村叫藏山莊,村中央有座小山包,不是很明顯,不仔細看很難發現這裏是座山。
據傳說,從前天上有七個太陽,日夜不停地轉,人間沒有黑夜總是白天,人類不得休息,各種植物也被太陽烤得生長不起來,眼看著地球上的物種就要毀滅了。對此,下界的各路神仙紛紛跑上天庭稟報玉皇大帝,請求玉帝下旨拯救眾生。其實,此時玉帝也正為這事著急呢,於是派自己的親外甥二郎神楊戩去驅趕太陽。
二郎神領命以後即刻上路,擔著山左驅右趕追逐太陽,追上一個就用大山壓住一個。追趕到最後一個的時候,由於走得急,肩上還擔著沉重的大山,再加上太陽烘烤,那二郎神已經累得氣喘籲籲四馬汗流眼看就要撐不住了。低頭往下一看,見不遠處有個村莊,青山綠水景致很美,遂按落雲頭放下擔子,坐在村中一棵大樹下歇息。休息片刻,看看天上,剩下的那個太陽仍然火辣辣地照著,仿佛故意跟二郎神挑戰似的。二郎神看了一會兒,心裏那個氣就甭提了,騰地站起身想繼續追趕,剛一抬腳感覺鞋裏硌得慌,遂脫下鞋子在地下磕得磕得一倒,竟然倒出來一堆石頭子兒。
那二郎神歇了一會兒很快就恢複了體力,鞋裏也清理幹淨了,擔著山駕著雲又去追趕太陽了,可他從鞋裏磕得出來的那堆石頭子兒卻是眼瞅著長。剛開始村裏人還沒當回事兒,就見一個小夥子坐那兒嗑得鞋,沒想小夥子走後不一會兒那堆石頭子兒就長成了小山包,這時人們才著急了,要照這樣長下去,那村子還不給拱沒嘍。於是,大家七手八腳連搬帶抬弄了個大碾盤子壓在了山包上,那山總算沒成氣候兒,從此,村裏就有了一座山,村名也就隨之叫做藏山莊了。
再說那擔山趕太陽的二郎神,由於在藏山莊歇了一會兒,耽誤了追趕太陽的機會,所以天上就剩下了一個太陽,其實這也是個好事兒,要是都讓二郎神追上壓在山底下,那人間就沒有光明了。可玉帝不這麼認為,他認定外甥沒能追上最後一個太陽就是失職,一怒之下把二郎神貶下了凡間,所以離藏山莊不遠又有了一座二郎山。
影壁石
西龍虎峪南山正對著南天門有一塊大石頭,光滑潔淨,方方正正,人稱影壁石。
據傳,古時候,南山上曾經有座寺廟,緊挨著寺廟不遠就是一座尼姑庵,寺裏的和尚和尼姑偷情生下一個男孩兒,那尼姑怕人笑話,孩子生下來以後就把他扔到尼姑庵旁邊的老龍潭邊上了。此事惹惱了龍潭裏的老龍王,當即興師動眾搬家,大水差點兒衝毀整座山,正那兒折騰呢,下界的電閃雷鳴和滔滔水聲驚醒了正在閉目養神的遊方神仙赤腳大仙。傾盆大雨中他睜眼一看,隻見西龍虎峪村頭一間搖搖欲墜的破草房裏艱難地走出兩個人來,一個老太太左手攙著個半身不遂的老頭子右手拽個大木盆。大仙按下雲頭再仔細一瞅,那大木盆中竟然睡著個嬰兒,而且正是小尼姑扔在老龍潭邊上的那個孩子!這孩子,太可憐了,一落生爹媽就扔了他,好容易有人收養了又趕上下大雨發水。這老龍王也真是,縱然孩子父母犯了錯,你已經把人家的寺廟、尼姑庵連人帶房子都給衝跑了,還要趕盡殺絕連個剛降生的嬰兒都不放過麼?赤腳大仙越看越生氣,遂站在雲端裏大叫:“老龍啊老龍,別下雨啦,這村子裏還有一個半好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