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文學藝術(2)(3 / 3)

——升堂的時辰

又該到了

4

漁陽後來改稱薊州

再後來又改叫薊縣

直到現在

那響徹天空動地來的鼙鼓

隔了一千二百多年依然不時在各種書冊中響起

震得許多人長夜難眠

我即是其中之一

我始終想象不出鼙鼓這種樂器

究竟什麼樣子為何

李白聽了心驚

杜甫聽了哀痛

白居易聽了落淚

真想騎上一匹快馬踏著

唐詩的韻腳

潛回大唐看一下

鼙鼓的模樣親手敲一敲

它緊繃的神經

看它如何讓強盛的帝國

在曆史深處突然

拐了個彎兒

注:史載安祿山起兵叛唐,誓師之地為漁陽,即今天的天津市薊縣。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有與之相關的詩句。如李白“恨君流沙去,棄妾漁陽間”,杜甫“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白居易“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等。

村莊

尹學芸

我從十幾年前的一個黃昏開始迷戀村莊。在這之前我很少考慮村莊是怎麼回事。村莊就是人群聚集的地方,祖祖輩輩都在這裏生息繁衍,傳說繁密得像天上的星星。我就住在村莊裏。幾間瓦房,一棵榆樹,一隻碾盤或一口轆轤井,還有雞窩和柴草。我身居其中卻可以對它們視而不見。

某一日,我在日落黃昏的大堤上忽然聞到了村莊的味道。那種味道是從聲音引起的,是牛哞聲。鄰居家養的牛母子在這個黃昏經曆了生離死別,小牛被人牽走了。牽到哪裏了不知道。母牛從那個黃昏開始號啕,一聲接一聲地,一聲比一聲淒慘地,哭。雖然已經過去了十幾年,我隻要想到那牛,眼眶還是濕的。

你不知道一頭哭著的牛是什麼樣子,我知道。比人可憐。比男人哭更可憐。牛的大大的眼睛,就是兩個小湖泊。湖泊漲滿了水,就打翻在眼瞼和鼻子上,牛的整張麵孔都是濕的。它有一種讓人心碎的眼神,如此龐然大物,卻又如此孤苦無依。我圍著牛轉來轉去。我看著它,它也看著我。牛看著我的時候也沒停止住哭泣。它仰著脖子,粉紅的鼻子一抽一抽地,很像人。我非常想為它做點什麼,比如,為它擦把臉。我知道牛有的是力氣,可它沒有這個能力。

我甚至想為它找回小牛,戲劇一樣的場景被我演繹了無數遍。當然,也隻是演繹而已,我什麼也沒有做。

牛哭了三天三夜,我三天三夜沒睡好。奇怪的是,三天三夜之後我發現村莊有了一種味道。我不能準確地知道那種味道是什麼,可千真萬確地是—我聞到了。

我發現那種味道會從房屋、樹木、人群、家畜、農具、糧倉裏溢出來。味道有些古舊,有些殘破,可卻讓我迷戀。我在思考我迷戀的是什麼,很久以後我給了自己一個答案——我迷戀一個叫村莊的地方。

我穿著很舊的鞋子在村莊裏到處遊走,因為新的鞋子都是高跟的。在這之前我會為穿舊鞋子紅臉。我企圖弄清楚村裏所有年老女人的名字,她們的故事都很吸引我。就是在那種交談中本家的一個奶奶拉著我的手說,二孫女,你說我是不是日本人?我記得我當時笑了,可後來我卻哭了。奶奶5歲時被家人送來做童養媳,從此竟再沒見過家人的麵。活到六十幾歲的年紀了,仍然在婆婆和丈夫的巴掌底下過日子。那一天她迷茫地看著我,我也迷茫地看著她。不知道她為什麼會突然操心自己的國籍問題,她小小的、瘦瘦的身形站在那兒,灰白的頭發在瑟瑟的秋風裏爬滿了心事。

那個時候我喜歡一個人到很遠的地裏幹活,累了就坐在地邊田壟上,天馬行空地想很多事。天地廣闊無垠,沃野碧綠千傾。可我的心總像幹渴的禾苗一樣卷曲著,不知如何讓她舒展。

我已經知道了村莊在我的感覺裏很重要,可我不知道拿她怎麼辦。

我不能把她像隻蘋果一樣裝進兜兒裏。不能把她像盤縫紉機一樣帶進城市。而且,她也不能變成一份嫁妝。我那段時間總是很憂鬱,很難過。那種難過一點也沒有矯揉造作的成分。我心裏始終有一塊病,就像我愛一個人,而那個人卻並不屬於我。

所以許多年後我仍需要不時地走出城市去看她。開始是生我養我的那座村莊,後來我發現任何一座村莊都可以慰藉我。最老的一棵樹,或者廢棄的一口磚漫水井。這座村莊與那座村莊沒有什麼不同。狗看見生人都要狂吠,天空飛的鳥有相同的名字。樹下坐著的老人都有相似的麵孔。他們恬淡地述說著時光和歲月,為一場春雨或一場瑞雪咧著沒有門牙的嘴。

村莊是什麼?是鄉親。是根。是精神。是靈魂。還是愛人。

四、民間文學

民間文學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生活中,口頭創作的產物,伴隨著社會生活的需要而產生和流傳,並與區域的生產生活、風俗習慣、思想感情密切相關,是社會的一筆極其寶貴的財富。薊縣的民間文學蘊藏豐富,題材廣泛,既有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又有說唱文學、歌謠戲曲,也有風土人情、箴言諺語。這一次還嚐試性地把方言土語也做一歸納整理,作為地方文化誌,應盡可能詳盡地收錄其中。

(一)歌謠

兩頭愁

(一)

光緒二十年,下雨連陰天,

八大窪發大水,房頂上擺大船。

一出門,水沒肩,黎民遭了難。

(二)

窮人為了難,土地得變錢。

好民地一畝,不值幾吊錢。

窮家賣,富家買,不賤他不幹。

(三)

剛剛到春天,莊家人為了難。

種春麥難插耠,麥種難以辦。

窮借富難耕種,地如鐵板堅。

(四)

春天長了天,禾苗往上鑽。

財主爺雇短工,七文錢一天。

小短工白吃飯,財主還不幹。

(五)

沒見那麼過,餓得轉磨磨。

穀子糠、稗子籽,這就是好吃喝。

挖菜根扒樹皮,不吃就挨餓。

(六)

度日如度年,臉色土一般。

滿麵愁容,說話無笑顏。

為行走貓著腰,肚內無有飯。

(七)

剛剛到秋天,得了豐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