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文學藝術(1)(2 / 3)

《芳草地》自1998年複刊至2011年,共出刊49期,約750餘萬字。發表文學作品約1750篇(首),發表的作品參加曆屆天津市“文化杯”文學評獎,皆有大獎獲得;2009年,《芳草地》獲市文聯頒發的優秀期刊獎,《芳草地》編輯部獲優秀組織獎。主要欄目有:閱讀前線、多維行走、詩路花語、歲月有痕等。

《芳草地》及其前身的曆任編輯陳玉英、張曉棟、楊紹良、趙尚林、尹學芸、王玉梅等,精心耕耘,細心嗬護,使得薊縣文學創作這塊“芳草地”愈加鬱鬱蔥蔥,生機勃勃。

《芳草地》的業餘作者來自全縣和周邊地區工、農、商、學、兵各條戰線,經過長期的融合磨練,有固定的作者200餘人。

截至2012年,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人,天津市作家協會會員29人。

多年來,作家柳溪、浩然、聞樹國、鮑光滿、李治邦,市級以上報刊編輯邢鳳藻、孟淑湘、譚成健、鍾鳴鈞、李興橋等,曾先後來薊縣為業餘作者輔導講課。

二、書目輯要

此處所輯,為本縣籍人和外籍人在薊時所撰書目。

北齊

《韻略》五卷

唐代

平貞昚《孝經義德傳》、《淳孝友悌傳》、《先君親友傳》十卷、《河南巡察記》十卷、《文集》十卷

鮮於向《坤樞》十卷、《文集》十卷

宋代

趙普《龍飛集》

竇儼《周正樂》一百二十卷、《東漢文類》三十卷、《集後雜俎》五卷、《三朝實錄》

金代

劉中《文集》

張斛《南遊詩》、《北歸詩》

元代

李修衎《竹譜》

鮮於樞《困學齋詩集》二卷、《困學齋雜錄》

明代

李孔昭《秋壑吟》

清代

智樸《盤穀集》、《台山遊》、《盤穀後集》、《穀響集》、《雲鶴集》

楊大年《蘅香草》

蕭晶玉《十粒金丹》

觀榮《掛月山莊詩鈔》

張曉春《張曉村詩集》

蔡壽臻《虛受齋詩文集》、《日錄艮居詞選》、《小學珠璣》、《四字韻言》、《自娛娛人集》、《說夢錄》、《漢隸今韻編》

王晉之《問青園集》十三卷、《對證錄》

李江《龍泉園集》十二卷、《對證錄》一編

李樹屏《夢園雜著》、《夢園辛未日記》、《夢園散集》、《八家村館集》十四卷、《梁門遇警日記》

鄭雲生《靈虛境》

蔡以觀《靜齋詩文詞稿》

劉化風《味虛簃詩草》六卷、《味虛簃叢書》

民國時期

金鳳翥《西園詩草》、《西園雜錄》、《西園夢稿》、《薊門瑣錄》、《古今趣海》、《山堂隨錄》、《左氏韻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浩然《豔陽天》、《金光大道》、《山水情》、《晚霞在燃燒》、《西沙兒女》、《百花川》、《彎彎的月亮河》、《浮雲》、《姑娘大了要出嫁》、《戰士小胡》、《高高的黃花嶺》、《老人和樹》、《細雨濛濛》、《趙百萬的人生片斷》、《彩霞集》、《春歌集》、《幼苗集》、《浩然文集》、《浩然選集》

金振東《小戲台》、《古代文壇小故事》、《天津風物傳說》、《盤山誌異》、《時遷外傳》、《京東第一山》等21部

王雪鬆《葫蘆妙計》、《小偵察兵》

三、詩文輯要

擬古詩其二

東晉·陶淵明

辭家夙嚴駕,當往至無終。

問君今何在,非商複非戎。

聞有田子泰,節義為士雄。

斯人久已死,鄉裏習其風。

生有高世名,既沒傳無窮。

不學狂馳子,直在百年中。

於北平作

唐太宗

同呂員外酬田著作幕門軍西宿盤山秋夜作

翠野駐戎軒,盧龍轉征旆。

遙山麗如綺,長流縈似帶。

海氣百重樓,崖鬆三尺大。

茲焉可遊賞,何必襄城外。

舞劍詩

唐·李靖

陟崇崗兮望四周,

挈霓閃閃兮斷虹飛。

嗟嗟三軍唱凱歸。

漁陽

唐·杜甫

漁陽突騎猶精銳,赫赫雍王都節至。

猛將飄然恐後時,本朝不入非高計。

祿山北築雄武城,舊防敗走歸其營。

係書請問燕耆舊,今日何須十萬兵。

竇氏五子

五代·馮道

燕山竇十郞,教子以義方。

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

桃花山

宋·蔡珪

舊有桃花樹,桃花寺故雲。

石幽秋鷺上,灘遠夜聲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