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文化場所(1)(2 / 3)

陵園的整個建築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觀,肅穆莊嚴。園內鬆柏蒼鬱,肅穆莊嚴。紀念碑用漢白玉石塊砌成。烈士紀念館內有毛澤東的題詞和烈士遺像、傳略及烈士英名錄。

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陵園的中心位置,占地麵積200平方米。館內正中是毛澤東的親筆題詞。題詞兩側分別介紹了抗日戰爭時期,曾經在薊縣和冀東從事抗日工作的53位烈士。其中包括冀東軍分區副司令員包森、冀東西部地委書記田野、冀熱遼第一專署專員楊大章、抗日支隊副司令員白乙化和薊縣黨的主要創始人李子光等。館內依次懸掛烈士遺像,並附生平事跡。

天津黃崖關長城博物館

天津黃崖關長城博物館建於1986年,是長城沿線上第一座專題性的曆史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八卦城的中心——提調公署院內。前殿外側簷下懸掛著中國書法家協會原主席啟功的匾額——“天津黃崖關長城博物館”,內側懸掛一塊匾額——“黃崖口提調公署”。

提調公署為四合院布局結構,由照壁、前殿、東西配殿和正殿組成。正殿呈工字型,分為大堂、走廊和二堂,按照前朝後寢的規製,前麵大堂是提調的辦公室,後麵二堂則是臥室。

博物館展示內容分三部分:一是萬裏長城的曆史回顧,二是薊鎮長城的史料和文物,三是修複黃崖關長城的有關資料。東展廳展示的是第一部分的內容。迎麵是一幅《萬裏長城百關圖》,將中國二十幾個封建王朝和諸侯國的長城構築史,用圖表的形式濃縮於一張圖上。

中間陳設的是八卦關城的模型。八卦城原為士兵居住的軍營,占地四萬平方米,按伏羲八卦的規律,以提調公署為中心,從西北方開始,按照順時針分布為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卦區,內設三關九門縱橫交錯四十多條街道,有T字型,有回字型,還有的在交叉的路口故意錯位,凡此種種,都給人一種強烈的軍事色彩,這在長城沿線上獨一無二。

正廳展示文物338件,前廳展示的是薊鎮長城的史料文物,其中有冷兵器時代的武器陶蒺藜、石炮、戰刀等,薊鎮長城的分布走向圖和戚繼光畫像等;後廳展示的是修複黃崖關長城的有關資料,展示了修複黃崖關長城,自1985年從倡導、發起、捐款、修複到竣工剪彩過程的係列圖表。

天津市薊縣地質博物館

天津薊縣地質博物館位於府君山山坡上,於2009年8月16日建成並對外開放。

博物館規劃占地麵積17023平方米,建設規模5373平方米,其中地質和曆史展館3433平方米,辦公及附屬用房1686平方米,影像廳254平方米,建築物為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共設有8個展廳(包括序廳、中上元古界剖麵介紹廳、地球廳、八大景區廳、化石廳、礦物岩石廳、奇石廳、影視廳),此外配有辦公室、貴賓室、影像廳、休息室以及電梯、衛生間等辦公生活設施,總投資約4000萬元。

博物館設有地質館和曆史館,展出大量地質資料和實物,聲光電展示形式生動活潑。館內展板圖片68幅、燈箱22個、藏有地質曆史文獻資料80餘件、模型5處、觸摸屏和電視演示屏11處、各類標本410件。

薊州美術館

薊州美術館坐落在中昌北路3號,於2009年3月開工建設,建築麵積657平方米,於2009年8月30日竣工投入使用。

薊州美術館的主要功能是收藏、傳播和陳列書法、繪畫、攝影藝術作品,組織書畫、攝影等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