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天津國際展覽中心舉辦天津首屆民間藝術博覽會,薊縣五百戶的紫砂製品、官莊的石雕作品、下倉的景泰藍製品,於慶成的泥塑作品、梁國棟的剪紙作品參加展出。
4月,天津市首屆田野文化藝術節在薊縣拉開帷幕,薊縣承辦開幕式演出並參加了藝術節各項活動,10月結束。
5月9日,波蘭圖書館代表團參觀薊縣圖書館。
6月20日,成立薊縣文化委員會和打擊非法出版活動領導小組。
8月7日,成立文化市場管理領導小組,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潘鳳兼組長。
本月27日,天津市文化局印發《關於表彰天津市薊縣評劇團的決定》。
9月13日,天津市首屆田野文化藝術節文藝大賽決賽在北郊區晨光影院舉行,薊縣選送的舞蹈《八隻小鴨》、《豐收舞》參加演出,《八隻小鴨》獲創作、表演二等獎,並參加藝術節閉幕式彙報演出。
10月3日,薊縣評劇團攜創作排練的大型現代評戲《漁塘夢》,參加天津市第二屆戲劇節演出,獲“演出”、“劇本創作”、“優秀演員”三個獎項。
本月25日,薊縣新華書店由企業單位恢複為事業單位。
本月,天津市作家協會在薊縣召開尹學芸文學作品研討會,本市著名作家航鷹、李誌邦等出席,《天津日報》等媒體進行報道。
11月,縣文化館梁國棟的剪紙作品“藏書票”,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辦的“中國百人剪紙藝術家藏書票展覽”。剪紙藝術作品出國展出,在薊縣尚屬首次。
12月16日,《山裏紅》停刊。
1990年
1月10日,薊縣文化市場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關於錄像放映管理的意見》。
本月,薊縣、寶坻、武清、平穀、遵化、玉田、興隆7縣演出場所成立演出協作網。
3月10日,馬伸橋鄉舉辦“愛我家鄉”賽詩會,參賽人員有農民、鄉企工人、教師、離退休老人等。參賽的36篇作品是從選手自己創作的400多篇作品中評選出來的。
8月28日,縣文化館在影劇院舉行“天津市第二屆田野文化藝術節薊縣迎亞運話劇小品晚會”,這是薊縣唯一一次創作小品專場演出。
9月21日,薊縣文化局從靜海軍用機場運來一架空軍退役戰鬥機,安放在兒童樂園院內供參觀。
本月,天津市薊縣黃崖關長城“竹刻名聯堂”落成。陳列的105幅古今名聯和歌頌長城的楹聯,由天津市80多位書法家、篆刻家、刻字家曆時兩年創作、雕刻而成。
10月,根據文化館文學幹部尹學芸創作的小說《一個叫素月的女人》,由天津電視台改編成同名電視劇,並在中央電視台播放。
11月,梁國棟攜薊縣剪紙作品赴澳大利亞參加藝術展。
12月,城關鎮文化站獲文化部頒發的“全國先進文化站”稱號。
1991年
2月11日,薊縣春節軍民聯歡會在縣影劇院舉行,參加演出的軍、地演員近200人,駐薊部隊戰士和縣城群眾約1300人觀看演出。
本月28日,影片《大決戰——平津戰役》攝製組來薊縣,到禮明莊鄉孟家樓平津戰役前線司令部舊址拍攝外景。
5月17日,由於連續三年被評為市級先進劇場,天津市文化局授予薊縣影劇院“明星劇場”稱號,懸掛標誌牌。
本月24—29日,城關文化站舉辦“全國文化站經濟交流會”,文化部群文司事業處處長曾曉田、中國文化報社總編兼社長馬畏安、天津市文化局有關領導及全國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文化站代表160人出席會議,交流以文補文、以商企養文的經驗。
6月27—29日,“薊縣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70周年歌詠大會”在薊縣影劇院舉行。縣直23個代表隊和9個工委代表隊參加演出。
7月7日,河南省豫劇團著名演員牛得草率團來薊,在影劇院演出豫劇《七品芝麻官》。
本月16日,天津市創建文明圖書館活動總結表彰大會在薊縣召開,文化部圖書館司司長杜克、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方國慶、市文化局副局長張新生出席會議。薊縣圖書館被評為“天津市文明圖書館”。
8月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薊縣縣城為“天津曆史文化名城”。
9月28—10月3日,91中國天津長城山貨節在黃崖關舉行,薊縣文化局負責山貨節文藝表演的組織、排練、演出。
11月,薊縣群藝書畫社成立。共有會員19名。社長穀少之,副社長康新田,秘書長趙恒林。
12月10日,薊縣農村電影座談會在獨樂寺召開,各鄉鎮主管領導、文化站長和15個鄉鎮的電影隊等60多人參加座談會。會議就進一步搞好農村電影放映進行座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