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傳說曆史悠遠,內涵豐富,極具文化價值,在不斷的演繹過程中,借助於民間文學的傳播,又依附於傳統風俗這個活動載體,又與美景完美結合,家喻戶曉、經久不衰。千百年來,人們從神話傳說的動人故事中獲得巨大的力量:信守美好;感知人間善惡、喜悲、愛憎。
神話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產物之一,各國神話故事無不折射出本民族哲學觀念、藝術風格、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如果把整個人類的成長比喻成一個人的成長,神話就是人類的童年,有著無限的生機和活力。每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神話體係,比較出名的有古希臘神話、歐洲神話、印度神話、阿拉伯神話和中國神話。
神話也是人類的一個夢,這個夢神奇變幻,絢麗多彩。生活如果沒有夢,人們也就沒有了期待和希望,生活也將無法繼續。尼采說:“沒有神話,一切文化都會喪失其健康的天然創造力。”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豐富神話的民族。《山海經》、《淮南子》、《楚辭》、《莊子》等都記載了不少神話故事。祖先們不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不知天地以及萬物因何而生,緣何而變,也不知究竟是什麼神秘的力量主宰著自然界和人類。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不斷想象著,並把這些想象付諸於神話故事中,借以表達自己的美好願望。於是便有了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等傳說。
佛教、道教和儒家也借著民間傳說來宣揚自己的教義,並不斷神化自己,小兒項托的機智明理讓人驚歎,西王母的不死藥和仙桃令人神往,觀世音和如來佛祖的無邊法力更使人心生敬仰。
人們在現實中有著許多無法實現的願望,於是便借助於神話和傳說的手段來完成,同時,也把不同的人格賦在了不同的神靈身上,使他們也具有了人的性格。比如,人們追尋理想,於是便出現了精衛的矢誌不移,刑天的不屈,誇父的執著;人們想象著自己能擁有無盡的力量,於是便有了後羿來射日;人們期待聖賢明君的出現,於是便傳頌著伏羲、神農、黃帝、堯舜禹的故事,並把他們神化;人們向往美好的樂園,於是便有了昆侖山、蓬萊、天庭、龍宮等仙境的傳說;人們追求美好的愛情,於是便有了織女的反叛,尾生的信守誓約,七仙女的善良,白娘子的堅定,還有月下老人神奇的紅線;人們同情那些不幸的人,於是便有了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有了韓憑和妻子的生死相依;人們憎恨統治者的殘暴,於是便有了幹將和莫邪的傳說;人們讚美英雄,於是便有了哪吒鬧海,有了錢塘江的潮神伍子胥。
此外,有些傳說故事往往依附於一些傳統的風俗,例如寒食節與介之推的關係,重陽節登高與避邪驅魔的關係。還有的則是依附於風景名勝,例如西湖雷峰塔與白蛇,又比如洛陽與牡丹。文化在遊客駐足憑吊中,在風俗的延續中得到傳承。
曆史悠久的中國酒文化、茶文化和傳統中醫文化在酒神杜康、茶神陸羽、神醫扁鵲和華佗的逸聞趣事中代代相傳。
不少神話故事和傳說被搬上了戲曲舞台,民間藝術年畫、剪紙、刺繡、泥人、木雕等也多以神話傳說故事作為題材,不少的旅遊以及盛大的節日活動也以神話傳說入題。人們將這些美麗的故事代代相傳,使其永不褪色,永遠成為人們心中的美好憧憬。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意識也在轉變,神話和傳說也不斷地被賦予新的麵貌。人們不斷地給那些荒誕無稽的故事模型裏添加新的時代精神,既傳達著人們的思想情趣,也給人以純美的享受。因此,我們要以一種積極健康的心態去傳承神話傳說中積極、美好的人性本質,使這顆明珠永遠發出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