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開始畫圖的時候,最歡喜照自己的意思去畫,我們盡管讓他自己畫,不耍用範畫去限製他。雖然他畫得不好,但是能慢慢地發展自由表意的能力。若是小孩子一畫,做教師的就去幫助他,替他畫,那小孩子的圖畫總是畫得不好的。
摘自陳鶴琴俞選清《幼稚生的圖畫》(1927年)《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頁
為什麼說實習的理論基礎,是建築在教學做原理上麵的呢?因為,實習是一個活動。這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例如試教生領導兒童掃地,這就是做。因指導掃地而得知如何掃法,才可使地麵更為清潔,並得知掃地是一件勞苦的事,同時會想到成天勞動的勞力,是格外勞苦的。因掃地而增進整理清潔的能力,改變處世待人的態度,這便是學;因為自己對於掃地有了經驗和能力,而使領導下的兒童都有掃地的本領了,這便是教。
從這個活動看來,學是以做為中心,教也是以做為中心的,我們知道在做上教,才是真教,在做上學,才是真學。進一步說:在做上得到的知識,才是真知識。試教生在師範學校裏平時所獲得的知識,幾乎全部失了做的中心,幾乎全部是偽知識,隻有在實習時所獲得的知識是真知識,是從做上獲得來的,所以我們說實習的理論基礎,是建築在教學做原理上麵的。
摘自陳鶴琴陰景曙《新實習》(1936年)《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537頁
教具,在教學上有很大的價值,這是大家所公認的,分析起來,有下列各點:
一、可以幫助兒童了解
教學上的最高理想,為一切活動由兒童自學;教師的責任,僅在指導,並準備活動時所需要的各種工具。這些工具,都是依據活動的對象而異,其使用的方法,使每一活動,能利用它們來了解各種事實及技能的能力。
二、可以發展兒童天才
晚近自然主義教育學說,是主張兒童應該得到充分的自由學習的機會,在自然地環境中,給他們自然的教育,使他們能實標地懂得,以獲得實際的經驗。凡經驗的獲得,不是憑著教師口頭和文字的授予,應由兒童利用教具去研究去觀察得來的。同時,在各個人努力追尋知識當中,不啻給予兒童運用智慧及製作的機會,以發展他們的天才。
三、可以幫助兒童記憶
學習環境,為適應兒童發展的意向,應多供給正當的刺激。因為兒童受了適當的刺激,才能引起注意,才能獲得興趣的中心,同時,在這樣的學習曆程裏,才可得到很深的記憶。這裏所謂適當的刺激,就是學習時有適當的環境,供給自動的研究發表,也就是在學習環境裏,布置很多適宜的教具。
四、可以經濟兒童學習
直觀教學,在教學方式上,是比較最合兒童心理的一種辦法。因為兒童學習某種事物,能有實在的事物或事物的模型,供給兒童去親自觀察,他們自然成為直觀的經驗。比較憑空去學習一段死文字,在教師口講指畫之下去想象、去推測,要經濟得多了。
摘自陳鶴琴陰景曙《新實習》(1936年)《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587—588頁
教學原則
1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我們的活教材。
2活教法是在做中學,做中教,做中求進步。
3要培養生產能力,是要學校農場化、工場化,學生農人化、工人化。
4活教師用活教法,教活教材,才有活學生。
5活教師,活學生,集中力量,改造環境,才有活社會。
6我們能夠自己做的,我們都自己來做。
摘自陳鶴琴《鬆林中新生的幼師》(1941年)《陳鶴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639頁
亞格西曾說“自然研究不用書”,法布爾也說“研究自然應當直接到自然裏去的”,折中的說法是書和觀察自然同樣重要。教師應當指導學生去觀察,學生也應當知道這重要。從書本和掛圖和模型學習生物學,雖然和看地圖和模型學地理一般也可以知道大要,但不像親見實物的深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