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附錄 陳季同傳(1 / 1)

陳季同字敬如,侯官人。少孤,讀書目數行下。同治間,肄業於船政前學堂。習法國語言文字。曆經甄別,皆冠其曹,拔充辦公所翻譯。時舉人王葆長為所中文案,一日,論《漢書》某事,忘其文;季同日:“出某傳”,能背誦之。

癸酉,朝議擬派使駐西洋各國,然不知策略,須先遣人往探,命船政大臣沈葆楨舉其人。眾皆殫風濤,季同獨請行,遂保以都司,偕洋員日爾格遊曆英、法、德、奧四國,與彼都人士周旋近接,悉合款竅。明年歸,著有《西行日記》四卷;升參將,並加副將銜。

光緒乙亥,政府派李鳳苞出洋,肄書局監督以季同為舌人,帶領駕駛學生劉步蟾、林泰會、製造學生魏瀚、陳兆翔等同往。季同自兼習英、德、羅馬、拉丁各種文字,尤精熟於法國政治並拿布侖律;雖其國之律師學士號稱老宿者莫能難。已而鳳苞任駐德、法使者,季同為翻譯官,兼副將,加總兵銜。船政又派出洋學生二十餘人,季同仍兼出洋局翻譯。旋升駐德、駐法參讚,代理駐法公使兼比、奧、丹、荷四國參讚。以法文譯中國禮教並《聊齋誌異》等書刊於巴黎,西國文學之士無不折服。朝廷為有交涉疑難事,皆飭使者委命辦理,無不得當。凡購船艦、炮械,亦皆由季同折驗而發運歸。

甲申中法之役將啟釁,飭委同由德之法,與議分越南地,以紅河為界。事將成,曾襲侯紀澤聞而爭為,遂啟戰,並紅河北岸數百裏之地亦不可得。

書例出使三年,恒得一過班保舉。季同由副將而總兵而提督,已奉旨依議;忽兵部有書索钜,弗與,遂創非戰功不得保總兵、提督例,仍為副將。季同嚐默計當時各省所借外債,為數甚钜,息約六七厘、八九厘不等;若合借一家,年可減息銀數百萬金。修陳於李鴻章,鴻章韙其說。適醇親王奕謾當國,鴻章以此告之,轉移此款創盧英鐵路,命季同成其議。往返奧、比,與其富商訂明息四厘,每百貫收九八五。蓋西人借款,兩家中潤五分均分;若脂膏不潤,則國家收數較多。草約成,奕謾薨,事遂中止。薛福成奉使英、法,有慶常者窺季同位,以飛語陷之,謂於此項借款有利。薛心動,諷季同;答言:“此事即成,我亦無利,況未成乎?”乃請告辭。薛意未已,電閩督拘之,季同弟壽彭入都營救。總署詰薛,薛於九月摭季同無關緊要事劾之;命北洋訊問,事皆虛枉。明年得白複官,留北洋辦理洋務。及秋,永定河洪水崩北岸,京畿震恐;以壽彭習水學建築法,北洋檄季同兄弟測會水勢。讓於盧溝橋築壩減水,一枝通大清河;甲午夏,告成。

七月,中東事起,季同進高麗地圖,請守平壤險要之地;因循弗果行。八月,戰事急,檄季同督糧米赴運,勢已不支。乙未春,台灣巡撫唐景崧請季同往署台灣布政使,擬以民政獨立,遙奉正朔拒敵人。謀初定,唐無堅守誌,遽遁;季同率駕時、斯美等四輪船赴兩江呈繳。僑居上海,以文酒自娛。西人有詞獄,領事不能決,成取質要;為發一言或書數語輿與,讞無不定。其精於西律之驗如此。西人梯航之來吾國者,莫不交口稱季同。嚐遊黔、遊蜀、遊齊魯。登泰岱、謁孔陵。適李鴻章治河在魯,留襄助。季同著治河芻議,言改堤束水刷沙之法甚詳,並謂治水須從源起。鴻章以之入告,因費钜,格不行。

庚子拳匪起京、津,各國紛電調兵。季同日:“事急矣!為今計,南方數省建議中立,先召兵禍;隱以餘力助北方,庶幾有濟。”著為條陳,由道員沈瑜慶上諸兩江總督劉坤一與鄂、粵兩督合並,東南互保之約遂成。既而兩富西遁,滬上紳商議放紅十字會例救濟京、津被難者;而中國之船不得入戰地,眾鹹束手。季同日:“我在,則行可無事”。為發電告駐京各公使及主兵之酋;西人聞季同名,皆遵約束。於是季同率救濟輪船係龍旗,直入大沽,兩岸洋兵歡呼雷動,而中國避難士民麋集求援。蓋南北隔絕音問,已數月矣。至是而蘇。留月餘,為部署一切而返。

季同善文墨,下筆不能自休。而投射槍炮尤精穩。兼能馳騁。距馬丈許。一躍即登其背;以槍擊空中飛鳥,無不中。在泰西十九年,凡各國君長大蓖時,鹹延往較閱;又時偕其將校會獵,所獲較多。閑居久,鬱鬱不樂,遂寄意於醇酒婦人。初娶劉氏,早卒。在法國時娶法女賴氏,無出。有女博士芍爽慕季同才,隨至中國,生一子;取給奢,季同不能應,竟率子去。複納妓李氏姊妹二人為妾。乙巳,季同卒於金陵,時主管報、翻譯兩局也;年五十有四。每當譯書時,目視西書、手揮漢文,頃刻數紙。客至,皆延人坐,各操方言,一一答不誤。所著法國書數種外,有《三乘槎客詩文集》十卷、《盧溝吟》一卷、《黔遊集》一卷。生平不問家人生產,所得隨手輒盡。少李氏遺腹生一子,曰璋。(《福建通誌·列傳·陳季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