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一二八”淞滬戰爭(1 / 2)

鹽澤幸一曾經叫囂:“上海一旦發生戰爭,4小時即可了事。”

事實呢?從1月28日夜間,一直到3月3日,淞滬戰爭曆時33天,其間曾3次調換指揮官。

一陣槍聲劃破夜空。1月28日晚11時30分,從天通庵火車站開始的閘北戰役打響。北四川路、虯江路等北火車站的周圍地區也跟著打響。日軍以20多輛鐵甲車開路,向19路軍陣地展開全麵進攻。

要打破進攻之敵,先要解決這該死的鐵甲車,戰士們組成敢死隊,潛伏在馬路兩旁的商店裏。鐵甲車吼叫著開了過來,敢死隊員便瞄準車底投彈,鐵甲車癱瘓了,後麵的步兵失去了屏障。用這個辦法,日軍的幾次猛攻都沒有成功。

逼急了的日軍於29日淩晨2時發起反撲。他們縱火焚燒沿街的商店和民宅,趁著大火包抄北火車站。眼看車站要被日軍占領了,前線指揮翁照垣旅長急調援兵,幾小時交火後,雙方進入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在刺刀相見之下,我們的戰士個個不怕死,日軍卻極其懦弱。北火車站失而複得。

一夜奮戰,閘北戰役告捷,19路軍摧毀敵鐵甲車3輛,擊落飛機1架,擊傷2架,斃敵數百人,但自己傷亡也多達600多人。

英、法、美等國領事出麵調停。雙方達成停戰3天的協議。

由於屢戰屢敗,鹽澤幸一被撤職!

2月6日,野村吉三郎接替鹽澤幸一指揮淞滬戰爭。他和他的前任一樣狂妄,聲稱“請諸君拭目以觀,屆時即可結束華北之抵抗”。他重點進攻的目標是吳淞和江灣,同時包抄閘北19路軍後方。

吳淞,長江與黃浦江的交彙處,這是上海通向外洋的必經水道。吳淞炮台南麵吳淞鎮,鎮前有一條小河,這就是蘊藻浜。野村決定先拿下吳淞和蘊藻浜,以取得作戰的主動權。7日淩晨,10多架日軍飛機到19路軍吳淞陣地狂轟濫炸,以掩護2000多陸軍分兩路向吳淞、蘊藻浜進攻。10時左右,停在吳淞港外的24艘日艦向我軍陣地開炮,日軍趁勢向蘊藻浜車站發起衝鋒。

炮火重壓,硝煙彌漫,明顯的敵強我弱,造成正麵戰場上我軍傷亡極大。守衛車站的19路軍78師156旅4團8連連長趙全聲靈機一動:對麵的房頂不是很好的製高點嗎?他一麵阻擊敵進軍,一麵率餘部繞出車站,從南端民房占領製高點。

從高處突如其來的火力使日軍頓時大亂,前後被隔開的兩部分日軍互相開火,自相殘殺,直到中午12時,硝煙中能見度增加,日軍明白過來才告潰退。

下午2時,日本援軍混成24旅團6000多人,在飛機和炮艦掩護下到達上海,他們在我軍未加設防的張華浜鐵路碼頭登陸,並從蘊藻浜南岸準備攻占吳淞炮台。

飛機和炮艦固然是他們的優勢,但奪取陣地最終還得靠白刃肉搏。我19路軍大刀隊聲勢奪人,因而日軍10多次進攻均被打退。

白天打不進來,日軍準備晚上偷襲。13日淩晨,日軍趁著夜幕未散,3次架設浮橋竹筏,企圖偷渡蘊藻浜,兩次都未成功。第3次進攻時,他們借助煙幕彈和炮火掩護,終於偷渡成功。

堅守陣地的是19路軍61師12旅的官兵。他們多次衝鋒,擊退上岸之敵。但是,敵軍越來越多,白天正麵交鋒傷亡極大。

你能夜裏幹,我也能。指揮作戰的張炎副師長當天晚上率兩個營的兵力偷襲日軍營地。酣睡中的日軍驚醒,驚慌失措,爭先恐後從蘊藻浜渡回。

南岸敵軍聽到槍聲,以為我們要渡河夜襲,於是以猛烈炮火轟擊北岸,兩岸敵軍在黑夜中自相殘殺。這一仗,偷渡日軍傷亡2000多人。

野村的戰績不比鹽澤好多少,終於在戰敗當天為植田謙吉中將取而代之。

19路軍英勇抗擊日寇的壯舉,得到了全國人民有力支持。當時“在野”的蔣介石也通電讚揚19路軍將士,表示“今身雖在野,猶願與諸將士誓同生死,盡我天職”。

2月初,當時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張治中主動向蔣介石請纓,要求去上海作戰。蔣介石命令軍政部長何應欽,將京滬、滬杭兩鐵路沿線的87、88兩個師、陸軍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獨立炮兵1團火炮營等合編為第5軍,由張治中任軍長,開赴上海作戰。第5軍由蔣光鼐總指揮統一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