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是日本政府秘密謀求和談失敗,戰爭野心更加瘋狂。
1937年12月14日,日本侵華駐軍經過精心策劃,在北平建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等漢奸傀儡政府,這時候,日軍攻占南京僅僅一天。因為這種成功,日本政府洋洋得意。當天,日本內閣和日軍大本營召開聯席會議,提出新的對華和談提案。12月21日,日本政府又提出了更強硬的要求。日本的基本條件是:中國政府放棄抗日;承認偽滿政權;設立非武裝區;中國要給日本必要的賠款。對於這些無理條件,日本方麵限定中國方麵在1938年1月6日前答複。
日本政府提出的這些無理野蠻的要求,中國人民絕對不能接受。歐洲國家一些有正義感的外交人員也認為,中國政府是不可能接受以上條件的。
12月26日,當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把日本政府提出的新要求轉告給中國政府時,國內外一些報刊和通訊社透露了中日秘密和談的消息。當時,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堅決反對妥協投降,國民黨內部多數人也不願意妥協投降。蔣介石看到日本政府的提案後,認為條件太苛刻,絲毫沒有接受的餘地。
12月27日,蔣介石組織召開國防會議,在會上表明了堅持抗日的立場。
1938年1月1日,蔣介石在元旦團拜中對大家說:
“抱定堅忍不拔之誌,以打破日寇威脅利誘之政略。與其屈服而亡,不如戰敗而亡。雖目前國際形勢變化無望,我們務須一本原定方針,認同奮鬥到底。凡事若不半途而廢,則到最後,必能有誌竟成,故不患國際形勢不發生變化,而患我國無持久抗戰決心……”
在這一事件中,國民黨政府畏於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壓力,不敢接受日本政府提出的這些十分苛刻的條件。蔣介石對此事在日記中寫道:
“國際正各自擴張軍備,而一麵則竟言和平。當此之時,我人對於外交,斷不宜作依賴任何一國之幻想,務必力圖自存自立。”
日本政府對中國方麵的態度反應強烈,日本近衛內閣揚言,要另外扶植偽政權。
1月8日,中國國民政府發表宣言,聲明維護中國領土主權的完整,不承認一切偽政權。經過上述事件,蔣介石已經決定要在徐州同日軍作戰。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方麵在政治上聲明“不以國民政府為對手”,在軍事上立即調動軍隊,準備南北會攻徐州。
徐州大會戰的序幕在上述背景下拉開了。濟南失守和日方秘密提出的4項和談條件,客觀上使徐州會戰更加激烈了。
會攻徐州,日軍進行了精心策劃,兵力不斷增加。會戰之初,日軍主要有第5、第9、第13師團。其進攻態勢是:
南路日軍由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煨俊六大將指揮。日軍第13師團在1937年12月侵占南京以後,繼續北上。1938年1月下旬,第13師團主力攻占滁縣、來安等地,進至安徽省池河東岸的藕塘、明光一線;一部兵力攻占揚州後,向邵伯、天長一線進攻。第9師團攻占裕溪口後,沿淮南鐵路繼續北上,直至前進到巢縣、全椒一線。
北路日軍由華北方麵軍指揮官寺內壽一大將指揮。日軍第二集團軍西尾壽造中將指揮2個師團,分路南下。其中,自1938年1月配屬第二集團軍的第5師團在阪垣征四郎中將的指揮下,沿膠濟鐵路東進,相繼占領沂水、蒙陰等地。2月21日,日軍第21旅團所屬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1個騎兵營共約2萬人,向臨沂突擊,試圖從東路進攻徐州。
1938年春季,中國大地上又開始了一場反抗日軍侵略的大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