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45周年,致力於振興中華(1 / 1)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45周年。回顧抗戰勝利的曆史,對於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舉社會主義、愛國主義旗幟,努力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實現建設四化、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經濟落後的中國,之所以能夠戰勝強大的日本法西斯,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堅持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統一戰線原則,並成功地運用於中國革命的實踐。在日本法西斯瘋狂侵略、國難當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以民族的根本利益為重,妥善地處理民族鬥爭和階級鬥爭的關係,緊緊抓住中華民族同日本帝國主義的主要矛盾,努力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地方實力派以及一部分大資產階級的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正如鄧小平同誌指出的“革命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就是爭取了一切可能爭取的朋友,孤立了敵人。”今天,統一戰線已發展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包括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聯盟。這是我們克服困難、奪取勝利的強大力量源泉。最近,江澤民同誌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講話中指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要實現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大業,要挫敗國內外敵對勢力的顛覆、滲透與“和平演變”圖謀,沒有一個包括中華民族絕大多數人在內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也是不可能的。江澤民同誌把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長期性提高到一個新的戰略高度。我們一定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鞏固和發展我區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服務,為推進四化建設和治理整頓、深化改革服務,為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服務,為促進“一國兩製”、和平統一祖國服務。

要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這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是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同時也是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的核心問題。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社會主義的新中國,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今天。我們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對極少數堅持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鼓吹政治“多元化”和“多黨製”,妄圖推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言行,作堅決的鬥爭。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有凝聚力、號召力的優良傳統,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巨大精神支柱,也是統一戰線的光輝旗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我國愛,國統一戰線形成了兩個聯盟。在大陸範圍內是以社會主義和愛國主義為政治基礎的政治聯盟,在大陸範圍外包括“三胞”在內的政治聯盟,都是以愛國主義為政治基礎的。紀念抗日戰爭勝利,我們要弘揚愛國主義傳統,鞏固和發展我區的愛國統一戰線,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奪取勝利。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依靠全民族的團結抗戰取得的。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沒有全民族的大團結,也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口愛國統一戰線就是要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黨的中心任務服務。當前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我區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各級組織要努力促進各黨派、各人民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廣泛團結,反對任何破壞團結的言行,維護政治安定團結,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建設寧夏、振興寧夏。

(寧夏日報)1990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