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樹立市場觀念,提高應變能力。市場是交換和實現產品價值的場所和橋梁。在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不論是決策部門、生產部門,還是經營部門,都要麵對商品激烈競爭的形勢來思考問題。我們看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取決於它生產了多少,而取決於市場需要和銷售了多少。隻有從市場需求出發,才能迫使我們不斷改進提高老產品,增加新產品,提高經濟效益,克服盲目性,立於不敗之地。有了市場觀念,我們既可利用本地資源優勢,加上現代技術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產品,也可引進技術,購進原料或半成品,來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有了市場觀念,使我們的眼界更寬一點、更遠一點,可以把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結合起來考慮問題,就會提高我們的發展地方經濟的自信心。
3.靠技術進步,確保產品質量,創拳頭產品。當代不論國內還是國際市場的商品競爭,說到底是技術競爭,優勝劣汰。這是經濟發展的一個規律。“經濟發展要依靠科學技術,科學技術要麵向經濟建設”,這是黨中央確定的戰略方針。靠科學技術進步發展經濟,這在我們經濟技術比較落後的地區更為重要。當前有兩個問題要進一步明確,一是經濟成果作為商品已進入市場,因此,企業要善於通過市場信息,及時了解區內外科技部門提供的技術成果,購進適用技術,開發新產品,形成新的生產能力。二是科技部門要按照中央所提出的“星火計劃”要求,把科研重點放到中小企業、鄉鎮企業上來。這是當前這些企業最迫切、最急需的。如何促使科技與生產結合:(1)開展橫向聯合,把技術和生產結合起來,雙方都得利;
(2)轉讓技術,給予指導;(3)開展技術服務,技術谘詢;(4)幫助企業培養人才。當然,也可針對企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列題開展研究。總之,要使我們企業的生產逐步轉到依靠技術進步的軌道上來,不然,就會長期落後下去。
4.加速培養人才,提高職工技術素質。這次調查,我感到市縣及其所屬企業,缺乏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個突出問題。永寧全縣隻有幾名學工的技術人員,有的提了幹,有的不安心基層工作,甚至有的企業連一名中技人員也沒有,嚴重影響了生產的發展。現在看來,沒有技術人才的企業是沒有出路的。如何解決人才問題?從多數企業看,在聯合中都重視人才的引進,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也是值得提倡的途徑。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必須下決心培養自己的人才。我認為,今後除每年國家有計劃地分配少量大中專畢業生外,更重要、更現實的路子是大量培訓縣、鄉企業急需的初、中級技術人員。這樣的人才,既能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又能安心基層。為此建議:(1)寧夏工學院除培養大專人才外,還要培養需要量大的中等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2)自治區可辦一所綜合性的工業中等專業學校,如同農校那樣,為基層培養或輪訓技術人才;(3)市、縣要辦好職工技術學校。總之,要多方麵加快培養各類專業人才。
要重視和開發人才,就要舍得花本錢,舍得智力投資。人才問題是一個帶根本性的戰略問題,早抓早得利,遲抓遲得利,不抓就要落後,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