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三章 嬴政之功(1 / 1)

秦王給自己修了驪山墓,地宮極其恢宏。

六國的巧匠多彙於此,為了給這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君王修建墓嶺,中車府令趙高也是煞費苦心,畢竟,這次的陵墓,修得好,趙高便可在這秦國立足,宦官,也可稱臣。

孫晉搓著生麻,看他挺直的後背,不禁佩服起他的勇氣,身穿著粗布麻衣,即便過著門客的生活,但也能寵辱不驚。

他見我唇邊帶著笑意,便停下手中的粗麻,轉過身,招呼我席地而坐。

“離兒,為何笑我?”

“喜你之疾,藥石無醫。”我斟酌著字句,一字一頓。

他聽我一言,仰天一笑,“此疾,為頑疾,無解。”

“聽說離兒見到了扶蘇,入宮應該是快了吧。”孫晉眯起眼睛,正經的打量著我。雖居於偏地,但所見所聞,不比我少。

我點了點頭,他心中念著的無駌,也快有了下落。“她在宮中極為受寵,所居的宮殿僅次於王後。”

往事淒豔,用情淺,兩手緣

悵然入夢,夢幾月,醒幾年

……

“然,她也算實現了夙願。”錦衣玉食,身份高貴,秦王的寵愛。我齊國的美人,當然是得到秦國大王的寵愛。

她願意舍棄自己的國家和家族,以保她在秦宮的位置。“如今,你還是想見她?”

孫晉站起身望向頭頂的一輪殘月,夜風寒,“惺惺相惜,惜惜兮兮。”

我不願拂了他的興致,孫晉他自有安排,但這安排裏,卻沒有我。

“嫡長女,適才,驚倪公子適才來過了。”簡秋輕聲附耳,“驚倪公子並沒有多言,知道你不在,便帶著絼芷離開了。”

扶蘇來蒙家才過幾天,他就這般著急。“他們沒有像你打探入宮的消息?”

“沒有,莫說奴婢鬥膽妄言,驚倪公子此次來,並不是打探消息。”簡秋頓了頓,看向我的眼神也帶著一絲揣測之光。

“言。”

“奴婢剛才感覺到驚倪公子的氣息,十分微弱,危在旦夕。”

聽到這兒,我身體不禁一震,驚倪的氣息微弱,可是沒多少時日了。那他進宮找扶蘇的意義還有何在?

“此事,切不可外傳,驚倪公子的事情,一切由命。”我身上的寒氣愈來愈重,所有的事情,混在一起,看似撲朔迷離,往往沒有任何關聯的兩個人,孫晉和驚倪,其中的關係卻是愈加牢固,他們都想進宮。

我此行秦國,本意不應該去幫驚倪。若是能報了孫晉的救命之恩,我們便該歸隱山林,從此與世無爭,但這秦國,若是扶蘇不能幹政,也像他們族人一樣死於非命,那這天下,就說不定能落到誰手裏。

諸子百家現在苟延殘喘於秦國的各個角落,農家,墨家,兵家,陰陽家,法家,道家。然而,最坦蕩的,活在嬴政眼皮底下的,應該是那儒家。

道家的淡然,不可侵犯。相比之下,儒家卻多了許多風塵之氣。孔子有見南子,便是他這一生的汙點,畢竟在這世間,統治者,最不願的,就是讓這百姓幹政。

我揉了揉額角,眼睛酸痛的狠。“簡秋,這秦國,儒家弟子有多少?”

“少則幾千,多則幾萬。”簡秋把手放在我的額角,輕輕揉搓著,指尖很涼,我竟有些昏沉。

我握住她的手,疑惑道,“為何還有多少之分?”

“嬴政的爪牙遍布各地,光明正大的儒家,也就幾千人眾,還有我們不知道的,也有幾萬人眾。”簡秋長歎了一口氣,她自幼在秦國長大,自然對秦國的手法自然略懂。

“近來王家,有什麼動態?”

“王翦的家眷眾多,趙姬把賬簿交給了你,倒是更加逍遙。”

趙姬不像是一沒有野心的女人,她表麵的逍遙,其實是暗藏洶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