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申之亂是一九四四年的夏季爆發的,這是抗日戰爭勝利的前一年,我聽說在那時東瀛的異人流派也有不少參與了戰爭,甚至在這最後的掙紮反撲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風伯父你說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咱們本土門派會忍氣吞聲不做任何理會麼?”蕭別離倒是沒將原因全部著眼於‘九奇技’,而是又延伸出了一條別的思路,他聯係世俗的局勢提出了假設。
“可如果是這樣的話隻要十佬會發一封武林召集令不就可以了嗎?團結各門派的力量能輕而易舉地就掃掉那些敢來華夏撒野的侵略者,在異人的數量和實力方麵這個世界上誰也沒膽量敢於和華夏呲牙叫囂!”風正豪似乎不太讚同蕭別離的說法,他感覺從邏輯上有些說不通。
“不,風伯父您把事情想得有點簡單了,或者說進入了思維誤區。”蕭別離搖了搖頭,他提出了一個問題:“異人因為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大多都是避世的,而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可以說死得最多的就是常人,此消彼長之下等到戰爭結束的時候異人的勢力可以算是大大增強了,如果風伯父您是當時世俗政權的領導人那會怎麼想呢?恐怕會心懷不安覺得自己屁股底下的位子不夠安穩。”
“你是說人口紅線?”風正豪聞言恍然大悟,“那倒還說得通,如果是為了避免那樣的事情發生各門派還真有可能保持默契任由甲申之亂肆意發展。”
風正豪一副懂了的樣子,可蕭別離這把卻又懵了,問道:“人口紅線是什麼東西?是初高中地理課本上所講得人口環境合理容量麼?”
“蕭賢侄你不知道?”風正豪問了一句後解釋說:“所謂的人口紅線是世界各國經研究得出的一個人口比例,即五萬分之一,意思是說世界能夠容忍的異人人口與世界人口的比例。”
“那如果人口紅線被打破了會出現什麼狀況?”蕭別離好奇地問。
“如果異人人口不斷大肆增加,那麼原本鬆散的異人們的種族凝聚意識就會越來越強,普通人大麵積察覺異人存在的風險也會越來越高。”風正豪皺著眉頭,將這算是異人界常識的東西簡單明了地闡釋了出來:“而當異人人口與世界常人人口的比例超過了這個人口紅線時,就會突破社會的承壓闕值,類似於北魏時期的滅佛與歐洲中世紀時期的獵殺女巫事件就會重演。”
“原來如此,我記得二戰期間全世界共計死亡了七千萬人左右,其中光華夏就有一千八百萬左右,雖然異人的數量沒有增長太多,可是常人的死傷卻在短時間內大規模集中爆發,所以導致了人口紅線的出現。”蕭別離的分析邏輯合理,這讓他感覺已經觸碰到了引發甲申之亂的根本原因。
風正豪對於蕭別離的這番見解思來想去後覺得完全說得通,“常人的減少是無法迅速補充回來的,如果異人界不想再遭受到曾經的殘酷待遇那就唯有自己動手削減數量了,但這樣會引發門派戰爭,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家的傳承在戰火中徹底斷絕。”
“沒錯,我記得悟出‘九奇技’的各位前輩有些都是名門大派出身吧,隻要他們待在山門內不出來又有誰敢於主動上門挑釁呢?”蕭別離又指出了一個甲申之亂的疑點,“‘九奇技’本來就是此世不可多得的絕學,自己家的弟子天資卓絕領悟創造出了新功法,按理來說各大門派保護他們都來不及呢,為什麼還會將這些人逐出山門?”
“你是說甲申之亂本來就是有預謀的,為的就是引發江湖浩劫,讓大家為了爭奪‘九奇技’互相殘殺,從而減少異人數量?”風正豪聽到這裏心裏駭然,為了不打破所謂的人口紅線居然會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如果維持人口紅線真得那麼重要的話那當時的異人門派就必須做出選擇,可他們又不能自己動手殺自己門派的人,所以就搞出了這麼一次算是大浪淘沙的舉動,強者生,弱者死。”蕭別離也體會到了先人們的良苦用心,恐怕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們的內心也一定很煎熬,“而且這個完全是可控的,隻要數量消減的差不多了那些大門派就能夠立刻站出來叫停把傷亡控製在一定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