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耕耘,供我一朝感悟。歡喜人生,值得慢慢琢磨。執著於追求,超脫於塵世,放飛吾靈魂,享受生死愛。樸實的話語裏透露著一個活著的思想的深刻道理,往往能感到如同身受,而引起強烈共鳴。有些東西,我焦急的讓它慢點,再慢點,好讓我這平凡的人能多多占有和享受,比如時間,比如真情,比如《守望的距離》。是的,一本好書能真正的深層次的發掘於內心深處,給肉體注入一種活力和向往,從而感到身心舒暢,鬥誌激昂。好的東西無論再怎樣的舍不得,它總有結束的那一天,正因為寶貴,正因為短暫,所以我更覺得它珍惜,如此這般,在過程中品味了,也就心滿意足倍感榮幸了。通過這部哲學寶典,確實使我充實了許多,回味之餘,我也難以隱藏內心的感激和激動。它是人生向導也是美好路途,就讓青春和夢想在詩一般的年齡盡情綻放吧!
不得不小議愛情,因為無論此書還是整個人類發現史,這個美麗又痛苦的東西總會伴隨著歡喜憂樂,難過悲傷。這是人之常情,沒有了愛,生活將會一片暗淡,所以,無論男女都渴望著一份屬於自己的純粹的愛。其實,這又來源於人的自私的本性,我們想擁有太多,包括對方給足的關懷與嗬護,得到了,我們會沾沾自喜,倘若失去,幸福便不複存在。愛的甜蜜之感十分之九來源於自己本身,十分之一才來源被愛的對象,愛的深沉與否,取決於自我內心的幻想和在乎,其實,我們的所謂的愛是自己內心自我陶醉想象浪漫無邊的心靈刺激。人也是一團肉欲,所有的愛絕對包含了人做為獸性的欲望,所以一些大哲學家都把女人視為泄欲的工具而絕不陷入其中,第歐根尼,拜倫,尼采等俱是如此。他們有他們的思想,因為在他們眼裏,藝術遠比愛情重一萬倍,可對我我們這些平凡的人來說,愛情的帶給我們的喜悅是無可替代值得向往的。且不說當今的社會把愛糟蹋成了什麼模樣,就說我們該怎樣追求一段刻骨銘心的神聖之戀。保持距離,不失分寸,懂得守護,宏觀調整是我對愛情維持的理解。當然,能擁有一段轟轟烈烈的熱戀是美好的,如若能走到婚姻,並且和和美美,是人人向往月月渴望的,不過,它並不容易,如此這般的一路風順畢竟隻是幸運的例外。我們可以沒有愛情,但如果沒有了對愛的憧憬,哪裏還有青春?
我們的每個人可以說是這個世界的一分子,但也是塵粒般的不起眼。諸如數學公式,分母無限的擴大,而分子始終是一,那這個數不接近於零麼?我們身在茫茫的宇宙裏,存在或者消逝對於世界而言不毫無影響麼?可是人畢竟是可笑的動物,非要把自己裝飾的萬眾矚目,又以造物者的口吻宣揚著陳詞濫調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其實在智者的眼裏,這種人活的可悲而一文不值。我們終將是離去的,何必來費盡心機來謀取毫無用處的身外之物呢?金錢,榮譽,地位,美女,即使全部得到,但又能永久得到麼?世界上的無底洞永遠是人類的永不滿足的心。活的淡一點,閑一點,自在一點,因為生命很寶貴,我們是享受它而不是來使用它的!當有一天撒手人寰時,突然大徹大悟,才曉得,收獲了萬貫家財卻沒一天開心的笑過,這樣的人生又該是多麼悲哀?大智慧因為大,原因在於簡單明了卻很少有人做,所以,本來智慧的人也變得越來越殘酷和狠毒。
我寧願用整個生命來把握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享受了,也滿足了,開心了,也就幸福了。正如我享受了周國平老師的這部哲學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