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領悟金錢(1 / 1)

《金錢是非》

在當今的時代裏,擁有金錢的多少是衡量一個人各方麵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早已成為生活的必須品和人生發展的動力!我瑾表達一個一貧如洗的貧寒學子的對金錢的態度和看法。

金錢對窮人最重要。錢能買來一切,買來提供生活必須的東西,用來提高生活的質量和滿足自身的需要,如此對於還在貧困中掙紮的人們來說,金錢越多就意味著離幸福越近。在當今的中國,這樣的人群所占比例一定不小,所以才湧現出了一批批為了金錢而拚命奔忙的人。我也屬於這大眾中的一員,我也想盡力的去改變,來追求心靈的愉悅。但我也時刻警示著自己,別為此奉獻了全部,畢竟在好的青春年華的,美的東西遠遠不止於此。

錢的效用呈遞減規律。其實一切都是如此,金錢的使用受我們的身體結構所限製,當能滿足我們的一切需要時,它就成了奢侈和虛榮。憑有廣廈千萬間,睡覺不過一尺寬,追求再多,那也隻不過是滿足貪欲罷了。所以正如經濟學中的曲線一般,當財富達到了一定的界限的時候,它的效用就會向下遞減。而中間的極大值就是能滿足我們需要的所需金錢額。如此看來,千萬富翁和億萬富翁沒有任何區別,如果有,他們的幸福差距也應該是在靈魂和精神上。金錢過多就會達到一種虛無,成了沒有感情沒有形態的數字和符號了。

對待金錢的態度決定人的素質。做錢的主人,即使貧困也有作為人的尊嚴。做錢的奴隸,那便為此而痛苦,在錢中活著也在錢裏死去。賺錢要用聰明的頭腦,用錢卻需要高貴的靈魂。一些哲人以留著巨資死去為恥,而甘於一生樸素瀟灑以免為錢所困,因為他們不想因此而打擾他們的真正人生!一無所需是神的特權,從不過多的奢侈最像神。蘇格拉底走在琳琅滿目的商品街時,發出了有多少東西是他不需要的的呼喊。一些美國巨商前半生聚財,後半生散財,需要的也是對待錢的大智慧。錢能買來許多東西,也買不來許多東西,可毫無疑問的是,是否快樂和錢的多少並沒有直接的太大的關係(窮人除外)。更多的還是取決於人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富足。所以,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中,以自己獨立的品格和金錢保持一個適當的距離,用之則用,失也坦然,我想,幸福和充實一定在其中了。

可怕的不是貧困而是貪欲。錢不好不壞,是個真正的中性詞,一定不要給金錢貼上萬惡或者幸福的標簽,其實它啥都不是,重要的始終是對待它的人的內心。當一個人被貪婪的欲望衝昏了頭腦時,去做一些不恰當的事甚至毀滅自身,卻自圓其說的論證是因為金錢,這實在是對錢的一個大的冤枉。這些人始終被欲望纏繞而活的無奈活的痛苦。可惜到頭也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其實一切所得都不曾永遠的屬於自己,包括自己親人愛情和友誼,一切都隻是過眼煙雲,總會慢慢地走到虛無,就如同天際的流星一般,匆匆即逝,誰都是過客誰不不曾擁有,更何況一把廢紙一串數字呢?

假如有一天,我也富裕了,絕不會去無休止的盲目追逐,我會樸素的安心的活著,認真的享受著這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也被人間真情打動屬於自己的靈魂,就這樣快樂的迎接每一個嶄新的一天,慢慢老去,從不抱怨,從不哭泣。假如有一天,我能送你玫瑰花,與你品味人間冷暖,共應坎坷磨難,依然能相視而笑默默相擁。我能帶你穿越大江南北,賞花開芬芳,聽鳥語花香,玩一玩小橋流水,點一盞孤燈,夢回青春。

(感悟金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