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華山也是有很多傳說的,更有一些美麗的故事流傳於世,比如說《吹簫引鳳》。
相傳春秋時,秦穆公有一個女兒,名叫弄玉,姿容絕世,聰明無比,喜好音律,善於吹笙。她吹起玉笙來,聲如鳳凰啼鳴。秦穆公在宮內築鳳樓讓她居住,樓前築有高台,名叫鳳台。秦穆公想為女兒擇婿,弄玉發誓說:“必須選擇一個善於吹笙的人。”穆公派人四處尋訪善於吹笙的人,都不能如願。一天,弄玉夢見一個美男子說:“我是太華山(即華山)的主人,上帝命我與你締結姻緣。”並以玉笙為之吹奏《華山吟》第一弄。弄玉遂將夢中情景告訴穆公,穆公遂派大臣孟明到華山尋訪。
孟明在華山找到一位擅長吹簫的人,名叫蕭史,同載而歸。孟明引蕭史拜見穆公,穆公讓他吹奏。蕭史奏第一曲,清風習習而來;奏第二曲,彩雲四合;奏第三曲,見白鶴成對,翔舞於空中,孔雀數雙,棲集於林際,一時百鳥和鳴,經時方散。穆公遂將女兒弄玉嫁給他,夫妻和睦,恩愛甚篤。
蕭史教弄玉吹簫,學會《來鳳之曲》。有天晚上,夫婦在月下吹簫,竟有紫鳳飛來聚於鳳台之左,赤龍飛來盤踞鳳台之右。蕭史說:“我本是天上神仙,上帝看人間史籍散亂,命我下凡整理。……周人以我有功於史,就稱我為蕭史,到今天,我已經經曆了一百多年的滄海桑田。上帝命我為華山之主,與你有夙緣,故以簫聲作合,成就了這段姻緣。然而我不能久住人間,今龍鳳來迎,可就此離去。”於是,蕭史乘赤龍,弄玉乘紫鳳,自鳳台翔雲而去。就在這天夜晚,有人於太華山聽到了鳳鳴的聲音。為紀念蕭史弄玉,後人在華山明星崖修建了“引鳳亭”,在山峰上修建了玉女祠。這段奇事,《東周列國誌》上有“弄玉吹蕭雙跨鳳,趙盾背秦立靈公”的詳細記載。
吹簫引鳳,隨鳳而去,達到仙境,後世曆代文人墨客紛紛吟詩作賦歌誦這段佳話。唐代著名詩人李白的樂府詩《鳳台曲》:嚐聞秦帝女,傳得鳳凰聲。是日逢仙子,當時別有情。人吹彩簫去,天借綠雲迎。曲在身不返,空餘弄玉名。
故事很美,但和丁一今天來這裏的心情是不一樣的,丁一是來見識一下前世金老爺子口中的那個什麼“華山論劍”,沒有想到前世的一本小說,在這輩子確成了現實,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天下高手集聚,最後論得天下第一,要是那樣的話,丁一覺得這次來這裏還是很過癮的。
“看兄台氣度不凡,定是此次觀華山論劍的師兄吧!”就在丁一在華山山下之時,聽到耳邊傳來的聲音,莫名的一陣酸,在如今這個社會這麼說話的人真是太酸了!
不過抬手不打笑臉人,看著這人,丁一又嫉妒了,絕對的歐巴級別的人物,太他媽的帥了,就算是自己身為男人也不得不說這小子長的真帥,看著來此旅遊的那些女人,兩眼放光的看著這青年,恨不能吃掉對方,這個家夥現在要是招招手,估計隨隨便便都會有人來的陪那個啥的。
丁一抱了抱拳說道:“好說!聽聞華山之癲,有一場論劍大會,雖不才,也向往之!”丁一也是摳摳巴巴的弄了兩句古文,好吧,隻能說像而已!
青年也沒有想到丁一也會來上一口酸氣衝天的文字,張了張嘴最後無奈的說道:“大哥,咱們還是好好說話吧!”
丁一笑了:“我暈了!你也會正常說話呢,我還以為來這裏要這麼說話呢。”
聽到丁一這麼說,對方也笑了:“聽師兄這口氣也像第一次參加啊!”
“正是如此,我也是第一次來漲漲見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