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像我聽說的:曾經一時,如來佛尊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精舍居住。當時,有一位長者名叫曇摩羨,家業巨富,是舍衛國的第一財主。長者夫人生第一個兒子時,正逢國軍出征討伐外國。因此給大兒子起名叫羨那(漢譯征軍)。長者夫人生第二個兒子時,正逢國軍討伐外國,得勝歸來。因此,給二兒子起名叫比耆陀羨那(漢譯勝軍)。兩個兒子長大後,長者都為他們娶了妻子。

後來,長者得了一場重病,千方百計聘請許多醫師來醫治。醫師們來長者家出診看病時,長者總用最甘美豐盛的宴席招待,並贈送很多金錢。醫師們為了貪得長者家中的美餐厚祿,總給長者留下一點兒餘疾,不從根本上治愈。或用不治病的藥物給長者吃,不讓長者的病很快痊愈。

有一個奴婢侍候長者,每日給長者送飯煮藥。她從長期的觀察中,發現有些藥長者吃了適應見效,有些藥長者吃了不適應不見效。

一次送走醫師後,奴婢對長者說:”不要再請這些醫師了。他們貪得利益,心懷惡意,用藥相誤,使你的病長期不好。從現在開始,我給你用以前的藥方,依病下藥,再不要吃他們開的藥方了。”

長者聽從奴婢的話,讓奴婢下藥醫治。奴婢精心盡意侍奉長者,為長者煮藥護理。不久長者的病果然完全好了。

長者病好後,非常感激奴婢。對奴婢說:”你有什麼要求和心願?”

奴婢對長者說:”尊敬的主人,我每日看護你,時時事奉你,使你的病痊愈,身體康複。我沒有別的要求,隻希望你能垂憐,滿足我一個願望。”

長者說:”你有什麼願望?我一定滿足你。”

奴婢說:”我想得到主人的愛心和歡樂,能使我有一個兒子。如果你不嫌棄我是奴婢,應滿足我的心願。”

長者不能拒絕奴婢的要求,為滿足奴婢的心願,就和奴婢合歡私通。奴婢不久身懷胎孕。胎滿十月,生下了一個男兒,其奴婢心願滿足,因此,給這男兒起名叫做富那奇(漢譯滿願)。

富那奇長大成人,相貌端正,福德圓滿,善於理財,會做生意,每次經商,大獲盈利。所到之處,大吉大利。並且多才多藝,智慧過人,相貌出眾。然而是奴婢所生,不能列在長者兒子名下,仍然是奴仆傭人。

後來,長者年邁體弱,重病複發,臥床不起。臨終之前,把兩個兒子叫到床前,再三告誡:”我死之後,你們兄弟二人,千萬不要分家另居。”

長者病重,雖然服藥醫治,但不能救其性命,不久就去世了。

長者去世的頭幾年,兄弟二人遵照父親的遺言,同居生活,和睦相處。過了幾年後,逢到了一個好機緣,兄弟二人要到國外去做一趟生意。臨行前,把家業妻子兒女都委托給富那奇關照,對富那奇叮囑:”我們走後,家中大小人等和家業,一切事務隻好勞累你了。”

兄弟二人離家後,富那奇按照二位兄長的托付教導,管理家裏的一切事務。當時,二位兄長各有一個兒子,每天都來向富那奇要吃,要喝,要玩耍的東西。富那奇總是滿足他們的心願要求,要什麼就給買什麼。一天,富那奇手中正好沒有拿錢。二哥勝軍的兒子跑來對富那奇說:”我現在饑渴了,你給我買東西吃。”

富那奇對侄子說:”現在我沒有拿錢,下回一定給你買。”

侄子沒有吃到想吃的飲食,心裏不滿,回到家裏,對他母親說:”富那奇的心不公道,他偏心伯父的兒子。伯父的兒子想要什麼,就給買什麼。今天我又饑又渴,向他要點東西吃,他都不給我買。”

勝軍妻聽過兒子話後,心裏氣憤無比,不由地罵道:”這個賤奴生的小子,還敢依大偏心,另眼看人!”

勝軍做完生意回到家裏,妻子和兒子的氣怒還沒有平息,就又編了些富那奇偏待他們的事,對勝軍說了。勝軍聽後,更加氣憤:”這個奴婢之子,怎敢違背我的教誡,輕薄賤待我的妻子兒女?我一定要想方殺掉他!”

勝軍懷恨在心,主意已定,就向哥哥征軍提出,分家另居。哥哥征軍遵照父親的遺言,不同意分家。勝軍更是憤恨惱怒,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分家。

征軍見弟弟分家心切,觀察他的言行,知道勝軍對自己和富那奇心懷不滿。現在已經無法勸導,隻好同意勝軍的要求,分家另居。

分家時,勝軍把家中的金銀珍寶、房屋田產分為一份,把富那奇分為一份,先讓哥哥任意挑選一份。勝軍自認為哥哥一定會挑選那份巨大的家產,他就會得到富那奇,等富那奇分到手後,借機把他殺掉。

哥哥征軍知道勝軍的陰謀,要謀害富那奇。他心懷慈悲,憐憫富那奇,就挑選了富那奇。帶著妻子兒女同富那奇,空手走出家門,借住到一位朋友家裏,暫時生活。

一天沒柴禾燒了,富那奇問兄嫂:”給我一點兒錢,我去買柴禾。”

兄嫂說:”我們隻有五個錢,你先拿去吧。”

富那奇拿著這五個錢,來到集市上。看見一個小孩背著一捆柴,隻賣五個錢。就買下了這捆柴禾。富那奇精通生意,見多識廣,在柴禾裏發現了一根很粗大的牛頭梅檀香木,心裏非常高興,立即把柴捆背回家裏,把牛頭栴檀香取出來,分為十段。

正當此時,王後得了一種嚴重的熱病,隻有用牛頭梅檀香粉塗抹,洗拭身體,熱病才能治好。國王派人四處尋求,都沒有得到。隻得下詔令,布告全國:誰能進獻牛頭栴檀香一兩,就賞賜誰黃金一千兩。

富那奇聽到這個布告後,立即前往皇宮應詔,把一小段牛頭梅檀香木奉獻國王。國王當即給富那奇賞賜黃金一千兩。

富那奇如像這樣,輾轉販賣,十段牛頭栴檀香賣完後,得到黃金一萬兩。他用這一萬兩黃金,為兄長購置了房屋田園、象馬牛羊、奴婢車乘,家業巨富,應有盡有,超過兄弟兩家同居時的好幾倍。

過了一時,有五百個商人互相結伴,要到大海中去采集珍寶。商人們來邀請富那奇同往。富那奇把此事告訴了大哥征軍,希望得到大哥的同意。征軍同意富那奇的要求,並給富那奇提供了人海所需要的一切東西。

富那奇同夥伴人海,順利地到達了寶島,如意地采集了各種奇珍異寶。可他們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艱險危困。人們在船上看到海島上空,出現了三個太陽。眾人十分驚奇,一齊問導師:”天上為什麼有三個太陽出現?不知這是吉祥還是災難的征兆?”

導師說:”現在我不能不如實地告訴你們,這三個太陽中,一個是真正的太陽,兩個是摩竭大魚的眼睛,邊上發白的地方是摩竭魚(印度神話傳說中的巨大鯨魚)的牙齒。現在我們要經過的黑暗之處,是摩竭魚的大口,這是最可怕的地方。看來我們今天已無活路可行了,臨近魚口,非死不可!”

這些商人中有一位敬信佛道的賢者,此時,他對眾商人說:”大家不要驚慌,希望大家虔誠地口念:南無如來佛,請如來佛度救。三界之中,功德威力,莫過於如來佛。如來佛尊能救厄赴急,哀憐一切,最願度救苦難之中的眾生。現在隻有乞願如來佛尊度救,才能使我們脫離險境。”

眾商人聽了賢者的教導,一心求佛,口中不斷地頌念:”南無如來佛……”

摩竭魚聽到有人稱頌如來佛的名號,立即潛入海底,從商人船底下竄過。商人們得救,平安歸國還家。

富那奇回到家中後,用一個大金案,擺上他從海裏采集來的各種奇珍異寶,層層疊疊,珠光燦爛。然後兩手舉案,雙膝下跪,奉獻給兄長征軍。對兄長說:”我已經為兄長積聚了大批財富,置辦了莊舍田園,一切具備,子孫七世,吃用不盡。現在隻求兄長一願,同意我去出家學道。”

兄長征軍說:”我不違背你的心願,隻是你還年少,還沒有到成人處世的時候。佛法深妙,學道艱難,你還是過上幾年後,再去學吧!”

富那奇說:”人生無常,一時難保。這次到大海裏去采寶,遇到了摩竭大魚,已經把船吸到嘴邊,舉船亡命之時,承蒙佛尊恩惠,搭救離險,才保全了身命。希望兄長垂憐我,讓我現在就去出家學道吧?”

兄長征軍難以勸阻,就同意富那奇出家學道。此時,富那奇和五百采寶商人全部奉信佛法,一起來到舍衛國佛尊居住的精舍,向佛尊致禮問安。然後把他們要求出家學道的因緣,一一陳述。

如來佛尊聽過他們的乞願後,同意他們出家學道。對他們讚歎地說:”善來者都會成為沙門。”

富那奇和五百商人剃度後,都成了佛門弟子。

佛祖為富那奇和五百入門弟子,用種種方法,苦切說法。五百比丘心意開解,滅盡苦集煩惱,獲得羅漢果位。惟有富那奇因前世積怨深重,雖然佛祖為他說法,但沒立即暢達明了。經他精誠勤奮地學習,才獲得了佛道初果。此後,富那奇更加勤奮修習,沒有一點懈怠鬆勁。

過了不久,佛門比丘僧安居坐夏的日子臨近了。佛祖聽從各位比丘的要求,隨自己的心願去各地安居度夏。此時,富那奇來到佛祖麵前,對佛祖乞求說:”弟子想到放缽國安居三個月。希望世尊指教。”

於是佛祖對富那奇說:”放缽國惡人多,信邪倒見,你現在初入佛門,還沒有完全具備佛法聖行。假如被那裏的惡人毀辱,你將怎麼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