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入學(1 / 1)

2006年,我15歲,開學季,帶懵懂和憧憬來到了這個故事開始的地方。偏遠的山區,鄉裏唯一的中學,充滿著對未來的期盼,稚嫩的眼神,隱隱約約的荷爾蒙,還有帶著傳奇色彩的學長故事。

我的家在深山裏,祖輩世代為農,住著土房,載著玉米,從小吃玉米飯長大,所以我個子都沒有長開。在還沒有開學前,我最喜歡的就是跟著爺爺奶奶去山上放羊。山很高,天很藍,溪水清澈,跑累了,就蹲下來喝口溪水,餓了就去抓幾隻牛蛙烤來吃。所以我喜歡假期,我爸媽不會帶我去地裏幹活,因為爺爺奶奶說我是個趕羊的小能手。

那幾年,村裏讀書的沒有幾個,我有幸可以去讀書,爸媽雖然沒有見過什麼大世麵,但都知道讀書是農村孩子唯一的出路,我姐也是當時村裏一隻手就能數過來的大學生之一。

那所初中在鄉鎮上,每一年級隻有三個班級,有時候初三隻有兩個班。入學前,老師會根據小學畢業成績進行分班,成績好的就叫快班,成績不好的就叫慢班。那一年我分在40班,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班是這個學校的第40個班,而我們這一屆的快班是39班,我們後麵還有一個41班。可想而知我的成績在什麼水平,也算是中等中的前茅。

初一,適應學校的住宿生活,爸媽每個星期會給20到50不等的生活費,每個周末我們都要結伴走路回家,那條回家的最快也要走一個小時。那時候,我記得一碗米線才五毛錢,後來一塊,再後來三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