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場洗禮的開始(1 / 2)

彼此相愛,但不要做成愛的係鏈。

隻讓他們在你們靈魂的沙岸中間,做一個流動的海。

彼此斟滿了杯,卻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飲。

彼此遞贈著麵包,卻不要在同一塊上取食。

快樂的在一處舞唱,卻仍讓彼此靜獨,

連琴上的那些孩子也是孤單的,雖然他們在同一的音調中顫動。

彼此贈獻你們的心,卻不要互相保留。

因為隻有生命的手,才能把持你們的心。

要站在一處,卻不要太密邇:

因為殿裏的柱子,也是分立在兩旁,

橡樹和鬆柏,也不在彼此的蔭中生長。

這是紀伯倫的《婚姻》,再讀起這首詩,張小念的感觸更加深了,所謂兩個靈魂在一起並肩同行卻不要相互牽絆,成為彼此的負累,愛就要獨立,而非完完全全的依托。

這段話是張小念此時最想表達的心情,想愛卻不想要被這枷鎖束縛,想過著鳥籠裏無憂無慮的日子,卻也向往天空那能夠自由翱翔的感覺。愛與不愛,在張小念這樣容易瞻前顧後、顧慮重重的人心裏,的確變成了一種無形的負擔,讓她這原本就心事重重的心裏更加難過。

張小念上了十天的班就不幹了,忙著跟林姣準備去雲南的東西,旅行裝的洗發水、沐浴露、化妝的東西、衣服等等讓兩個人足足準備了好幾天。對於去雲南的旅行張小念很是期待,對兩個人宏大的計劃也很是很激動,畢竟這場旅行是她長這麼大來要去的最遠的地方了,也是她平生第一次坐飛機。

還剩幾天就要走的時候,張小念越來越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激動,這場旅行的意義早已超過了旅行本身,是對自己即將結束的大學生活的告別儀式,也是對未來生活和工作的迎接,其實內心裏還有對自己那一點點小夢想的追尋,因為她還沒有清清楚楚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從小愛畫畫的她天賦顯露無疑,得過幾個繪畫獎,但是家裏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她走這條注定不平凡的路,張小念就那樣的妥協了,上了初中、高中看見同班同學裏學畫畫的同學每每拿出來的作品,張小念內心裏就有一絲絲難過和失落。

但是畫畫還是成為了她日常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哪怕作為業餘愛好也罷,她對於畫畫的那種喜好還是絲毫不減,但是到了高中,課程的加緊讓她沒有那些閑餘的時間來追求這些所謂的業餘愛好,於是她漸漸的放下了,知道大學放假期間拿起畫筆臨摹衣服莫奈的衣服油畫,才漸漸的感覺到自己仿佛那可悲的傷仲永,天賦不可能陪伴人一輩子,沒有後天的再學習,多麼秉義的天賦注定會蕩然無存。

雖然臨摹的那幅畫比一般人的水平高出了很多,表在畫框裏還能過一般人的眼,但是張小念是真的感觸到了很多東西,畫畫這件事注定會成為她這一輩子無法抹去的無奈難過。其實有時候,很多事情冥冥中就是向著不同的方向發展,不去合任何人的意,也不去遷就任何人的心,所以用留下遺憾的方式來讓人的記憶更加深刻,甚至成為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