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水壩決堤之後——1889年美國約翰斯敦發生大水災(1 / 2)

1889年5月31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山,高出約翰斯敦12英裏的水庫堤壩崩裂,56億加侖的水重2000萬噸壓崩山穀,約翰斯敦幾個城鎮變成廢墟。約有2000人喪生,損失約1200萬美元。

賓夕法尼亞約翰斯敦在幾十年間曾多次遭到康莫夫河及支流斯多裏河的洪災。在約翰斯敦這個繁榮的鋼鐵城市流傳著一個笑話:水開始出現在街頭時,人們都說同一句老掉牙的話:“堤壩崩裂了——到山上去吧!”說完人們就付之一笑。

在山峽頂上的堤壩一直不漏,它攔住康莫夫湖。平靜的湖水暢流而下,水流長3.5英裏,寬1.25英裏,深100英尺。這是人工湖,已經讓南夫克漁獵俱樂部所屬的匹茲堡百萬富翁們專門使用。1883年福爾斯特提議:將它作為賓夕法尼亞鐵路運河的水位。水庫於1852年完工。後來五年不用,損失25萬美元。500公頃的土地和水浪費了。1875年,約翰·雷利買下這塊地,5年後改成鄉村俱樂部。俱樂部由三人組成,他們的負責人是B·F·魯弗上校——一位富有的鐵路和地道承包人。按照他的命令,溢洪道修在底部以防止能捕獲的魚逃掉。這樣,上漲的水隻能通過頂部的木水槽排掉。一個不高明的工程師都知道,這是一樁會造成災難的蠢事。但金融巨頭要的是錢,築壩隻用了17,000美元。毫無疑問,他們的省錢造成了幾千人死亡。

康納莫夫山峽的所有人都不知道危險臨頭。隻有俱樂部的一位客人——約翰·G·帕克工程師在陰雨連綿時,好奇地連續兩天觀察水庫上漲。1889年5月31日正午下了20分鍾的暴雨,水庫漲了3英寸。帕克把俱樂部的一些工人動員起來,指揮他們在壩的周圍挖新的溢洪道排水。當他看見一些舊的、無用的小石塊開始從壩頂滾下時,他知道情況不妙,跳上馬逃到兩英裏外的南夫克。他告訴居民,堤壩要裂。帕克確實在下午3時過幾分發了兩封電報:一封發到戈梯爾廠(又稱坎布拉市),因為那裏坎布拉鐵廠有6000工人,另一封發到約翰斯敦。然後他和南夫克的2000居民一起扛著能拿的、值錢的東西,越過穀坡。戈梯爾廠和約翰斯敦無人得到帕克的預告。洪水已經出現,在兩個城鎮,幾根倒下的電線杆切斷了通訊線路。在約翰斯敦,洪水已經淹了大部分樓房的第一層。盡管已發出預告說,此事會發生,居民還是像往常一樣,隻搬到二樓等待情況改變。

到匹斯堡的電話線中斷時,洪水已經到達約翰斯敦。壩上的破石塊不斷流下,壩中間形成25英尺寬的缺口。湖水湧出使缺口擴大,近450英尺的堤壩立即崩塌。據在堤壩的一個目擊者說:“響聲比尼亞加拉瀑布的聲音還要大。”125英尺高的水流以每小時50英裏的速度奔下山穀,衝毀了南夫克每一間房屋。幸虧,這些房屋在得到預告後就撤空了。

深穀下方一英裏處,洪水像隻猛獸一樣撲向礦泉角。40多間房屋被衝毀。被洪水淹死的16個人的屍體在滾滾流水中漂蕩。洪水將梅雷迪思教堂連同地基一起衝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