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風雲序(1 / 2)

時值二月,氣乍暖還寒。華山山腳,曲折羊腸道之中,一位少年和一位老者蹣跚而行。

老者約五十多歲,頭已有一半斑白,臉上有風霜之色。少年約十七八歲,衣著單薄,臉皮黝黑。身子骨長的卻甚是健壯,幾與老者一般身高。二人衣服盡濕,臉上不時有汗水淌出,少年更是帶著風塵病憊之色,想必二人已沿山路行走多時。

此時,老者抬頭向望去,頭上太陽不甚明亮。瞧不出此時已近幾時。少年體力有些不支,但他眉宇間卻露出倔強之色,跟著老者身後一步步向山上行去。老者見此情景,長歎一聲道:“去歸,我們已走幾個時辰,不如在此歇息一下。”

少年本已勞累之極,聽了此言,如繃緊的弓弦突然鬆馳,一屁股坐在地上。喘著粗氣道:“爺爺,想不到此處的路如此難行,你我都走了這麼長時間,卻連半山腰也未走到。”

老者也就近尋了一塊大石坐下,道:“華山山高路險,崎嶇難行,僅有此一條道。自然難走的很。唉,我已十年未上此山,此山還是那座山,但人已老矣。”

少年道:“爺爺撫養我十年有餘,又不辭勞苦帶我至華山山頂,與我父骨肉團聚,爺爺待我風家恩重如山,待尋到爹爹,我一定在我爹爹麵前常念你老人家的好.”少年完,便要跪下,給那老者磕頭。老者慌忙從石上站了起來,將少年攙住道:“風公子何必如此,十年前我不過偶遇風大俠,受他所托,尋到少俠,撫養十載。老朽能為風大俠效勞,榮幸之至,何談辛勞,風公子不必多禮,待明日你父子二人相會,老朽不負所托,足以欣慰。”

老者此話之時,眼中放光,瞧得出來他對口中所言的風大俠甚是敬仰。少年眼中流露感激。同時亦有驚喜之色,想必明日便與父親相聚,心中也是歡喜不盡。

此時色已是濃雲密布,將那不太明亮的太陽也遮擋住了。二人雖在山腳之下,但一陣風過,二人俱都情不自禁打了個冷顫。加上先前行路衣服俱都讓汗水濕透,二個越感覺身上生出絲絲寒意。老者道:“風公子,此時距華山之頂還尚遠,你我不可在此多加耽擱,如果黑之前我們不能到達華山之頂,恐怕誤了明日你與風大俠團圓之期。”

少年點頭道:“爺爺年歲比我大的多,既然爺爺不嫌勞累,晚輩安敢畏難俱行。”老者笑道:“果然是將門虎子,你父若見你如此上進,也會大為高興。”

二人站起身來,又向山頂行去。此時愈向上走,山路愈窄,道路也更難行。山風刮的也愈是強勁。但少年心中想著明日將與十年不曾謀麵的父親團聚。自然從心底生出一股力量。此次行來,反而感覺不累。又走有二個時辰,已行到華山山腰。

突然,二人聽到身後有人呼喊之聲。老者與少年先是對視一眼,俱是一怔,向身後瞧去,隻見山下有兩個灰影如箭一般,向山上奔來。二人身形甚是快捷,沒過一會,便到近前。少年這時已看清楚上山之人是兩名三十多歲的大漢,身穿灰色布袍,緊身打扮。臉上胡須似鋼針一般。身形卻甚是輕靈機巧。少年從來沒有見過行走如此訊捷之人,不覺刹那間呆住。兩個大漢見前麵二人擋住道路,其中一人大喝道:“前麵擋道之人,還不閃開。”聲音響亮,傳至遠處,引來陣陣回聲。

少年猛然清醒,急向左右瞧去,在他左側是一處陡直崖壁,右處則是一道山澗。此道原來狹窄,少年又見兩人行走身法忽左忽右,一時之間拿不準躲到何處,不覺心頭一慌,正無計之時,忽感到自已的胳膊被人大力拉住。少年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山壁靠去。耳中聽到老者喝道:“將身子貼靠住石壁。”少年本能將身子立成壁虎模樣,後背牢牢帖在石壁之上。剛剛立穩,感到眼前一花,兩個灰影一閃而過。少年轉頭看去,兩個大漢身影已在前麵山路拐彎處一閃,沒有了蹤影。

少年臉色滄白,向老者望去。見老者麵色凝重,詢問他道:“風公子,你沒有事吧。”少年點了點頭,問道:“剛才這兩個人,怎麼,怎麼會走的這麼快,難道,難道他們是鬼不成。”

老人淡然一笑道:“他們身上不過有些功夫而已,這些人被稱為江湖人士,也難怪你不知,你五歲那年我把你帶下華山之後,十年來你與我一直隱居在深山之中,不與世人來往,故此見二人身形極快,便生詫異。唉,這十年來你從未接近過江湖人士,也未習練過功夫,我也不知風大俠見此會不會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