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傳我國古代就有用鴨子進行“生物煉金”的:生物煉金是指從含金的砂子中淘得砂金,經一定比例的鹽酸溶液除去砂金中可溶於鹽酸的雜質,再用清水漂洗砂金,直至完全去掉鹽酸。將這種處理過的金粉拌入糠糧之中再拿去喂養鴨子,然後便收集鴨屎淘出金粉,淘洗後再拌入糠糧之中喂養鴨子,如此反複三次,到第四次喂以純糠,把鴨肚中剩餘的金粉盡可能使之全部排出。把全部鴨屎集中淘洗,分離出金粉末,據分析這種金粉的成分很純。一隻鴨子在一個煉金周期內約能煉出2兩黃金,當然這種鴨要圈起來喂養。這就是中國古代的生物煉金術。
這種土法生物煉金術正是利用鴨鵝消化係統裏的胃酸和消化係統收縮摩擦的奇異功能完成的,考古發現古代的一些小件的黃金製品,其煉製的質量就超過了現代技術煉製黃金的質量,足可見生物煉金之高明。古代有些金製品的煉製就是這樣集物理、化學和生物原理為一體的,從古代金製品的外觀上看,其色彩之柔和、質地之細膩,往往是新貨不能與之論比的。
布拉格市長們為何脖子上要掛條金項鏈
一般而言,戴項鏈是女人們的喜好。可是在捷克的首都布拉格,他們的曆任市長們的脖子上卻總也少不了一條別致、紮眼的金項鏈。初來乍到的人見了,也許就該好奇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先前,捷克首都布拉格的市長們在參加某些重大活動時,總愛在脖子上帶一條引人注目的金光閃閃的項鏈。
這串不尋常的“市長項鏈”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中世紀;不過數百年來,布拉格的曆任市長的項鏈都是不一樣的。現今的市長項鏈同其下端的徽章都是用18K金製成的,其重量為909.2克,鏈的周長約為100厘米,22個八角形鏈環和25個較小的橢圓形鏈環相間。每個小鏈環上還鑲嵌著1枚名貴的波希米亞絳紅色石榴石。下端有一個金徽章,上麵刻著布拉格城徽。這串項鏈製造於1897年,1921年才經過改製定型為今天的式樣。
據說最早的市長項鏈上所懸掛的是市長印章。早在中世紀時,布拉格共有4個互相獨立的小城市,由12人輪流擔任市長,每個人的任期是4個星期。
市長任期屆滿時,必須將印章移交給下一任市長。為了防止丟失,不知是哪位聰明的市長想出了這個主意:給市長印章係上一條鏈子並掛在脖子上,而這便是市長項鏈的來曆。再後來,市長印章改由國王授予,就變成了權力的象征。
現在的這串項鏈由建築師安托寧·巴爾沙乃克設計,由布拉格出名的首飾匠卡爾·艾布奈爾於1897年製作的,並於當年的8月18日被隆重地授予當時的市長揚·包特裏普尼。
1945年,捷克在蘇聯的幫助下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但這種古老的傳統仍被保留下來。每一屆布拉格新市長被選出之後,都會被授予這串金項鏈。而且,市長凡在出席重大儀式時,如市政代表、人民陪審員等宣誓儀式,也都需要佩帶項鏈。
布拉格市的這一古老傳統不但加強了市長職位的莊嚴的責任心,而且也喚起了市民對他們首都文明曆史的寶貴回憶,從而增強了他們的民族自豪感。
日本“長金牙”的鹿與德國產“金蛋”的雞
一隻長金牙的鹿,一隻產金蛋的雞,聽上去好像是奇跡一般。可是,世界上真的有無緣無故的奇跡發生嗎?
日本山梨縣南部町的居民在打獵時捕獲了一隻小鹿,居然發現這隻小鹿的嘴裏長滿了金牙。
還有一位名叫四條孝記的人,他在1986年12月獵殺了3頭公鹿,到1987年時他將其中一頭約2歲的小鹿頭顱製成了標本。就在此時,他發現此鹿的牙齒漆黑,於是他就拿銼刀進行清理,結果就發現這小鹿的幾十顆牙齒是閃閃發光的金牙。經過有關專家的鑒定,鹿牙的內外都沾滿了砂金。因此也可以推斷,在此鹿群的生活區內一定有砂金礦脈。